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網絡與存儲 > 業界動態 > 1970-2017 DRAM芯片市場的生死搏殺

        1970-2017 DRAM芯片市場的生死搏殺

        作者: 時間:2017-07-27 來源:紅德智庫觀察 收藏
        編者按:自1970年,美國英特爾的半導體晶體管DRAM內存上市以來,已經過去47年,美國、日本、德國、韓國、中國臺灣的選手,懷揣巨額籌碼,高高興興地走進來,卻在輸光光之后黯然離場。目前,只有韓國三星和海力士,占據絕對壟斷地位,在DRAM市場呼風喚雨,賺得盆滿缽滿。

          行業高度壟斷——韓國三星獨占鰲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7/362226.htm

          我們來看看市場情況,就知道中國為什么非要進攻市場了。半導體存儲器主要應用于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手機、平板電腦、固態硬盤、閃存等領域,包括、NAND 和NOR 三大類。2015年全球半導體存儲器銷售總額達772億美元。在全球3352億美元的集成電路產業中,占據23%的份額,是極為重要的產業核心部件。

          其中內存主要用于臺式電腦、筆記本電腦,全球市場規模約420億美元,目前被韓國三星、海力士和美國鎂光三家壟斷,占據90%以上的份額。從1992年以來,韓國三星在DRAM市場已經連續25年蟬聯世界第一,占據絕對壟斷地位,市占率超過60%。似乎無人可以撼動它的地位。

          NAND 閃存主要用于手機存儲、平板電腦、SSD固態硬盤、大容量閃存,全球市場規模約300億美元,壟斷形勢更加嚴重。韓國三星、海力士、美國鎂光、英特爾、閃迪、日本東芝六家廠商,壟斷了全球99%的產量。其中僅三星、海力士、東芝三家,就占了80%以上的份額。NOR Flash閃存屬于小眾產品,主要用于16M以下的小容量閃存,全球市場規模只有30億美元,由美國鎂光、韓國三星、臺灣旺宏、華邦、中國大陸的兆易創新等7家企業瓜分。

          行業高度壟斷造成的結果,是前三大廠商可以輕易操縱產量和價格,用低價來擠垮競爭對手,或用漲價來謀取暴利。2016年由于全球內存芯片缺貨,三星電子營業收入達到809億美元,利潤高達270億美元。韓國海力士收入142億美元,美國鎂光收入128億美元。

          而中國廠商深受其害。中國是世界最大的電子產品制造國。2016年,光是中國就是生產了3.314億臺電腦,21億臺手機(其中智能手機占15億臺),1.78億臺平板電腦。與之相對應,2016年,中國進口DRAM產品超過130億美元。中國需要的存儲器芯片9成以上需要進口。國內DRAM產能也掌握在韓國海力士等外資廠商手中。


        1970-2017  DRAM芯片市場上的生死搏殺


          2015年起,美國鎂光(Micron),在新加坡Woodlands投資40億美元,擴建Fab 10X晶圓廠,主要生產第二代32層堆疊3D NAND閃存。2017年建成后,月產能14萬片晶圓,采用16納米工藝。

          有錢都買不到——那就自己造吧

          在外資廠商故意操縱下,華為、中興、小米、聯想等中國手機、PC廠商,經常遇到DRAM缺貨情況。而在中國國內,僅有中芯國際具備少量DRAM產能,根本無法實現進口替代。更嚴重的事例還有:2016年3月,美國政府下令制裁中國中興通訊,禁止美國廠商給中興提供元器件。這種情況簡直讓人不寒而栗。2017年4月,華為手機爆出閃存門事件。事情的根源,實際就是華為手機用的NAND Flash內存嚴重缺貨。

          怎么辦呢?有錢可以買吧?2015年7月,中國紫光集團向全球第三大DRAM廠商,美國鎂光科技,提出230億美元的收購要約。結果被鎂光拒絕了,理由是擔心美國政府,會以信息安全方面的考慮,阻撓這項交易。

          那就自己造吧。于是從2016年起,中國掀起了一場DRAM產業投資風暴。紫光集團宣布投資240億美元,在武漢建設國家存儲器基地(武漢新芯二期12英寸晶圓DRAM廠),占地超過1平方公里,2018年一期建成月產能20萬片,預計到2020年建成月產能30萬片,年產值超過100億美元。計劃2030年建成月產能100萬片。福建晉華集團與聯華電子合作,一期投資370億元,在晉江建設12英寸晶圓DRAM廠,2018年建成月產能6萬片,年產值12億美元。規劃到2025年四期建成月產能24萬片。合肥長鑫投資494億(72億美元),2018年建成月產能12.5萬片。

          2017年1月,紫光集團宣布投資300億美元(約2000億人民幣),在江蘇南京投資建設半導體存儲基地,一期投資100億美元,建成月產能10萬片,主要生產3D NAND FLASH(閃存)、DRAM存儲芯片。

          上述四個項目總投資超過660億美元(4450億元人民幣)。確實有點瘋狂。

          但是只要認真研究過去半個世紀,世界DRAM產業的發展歷史,就會讓人看清一件事情。

          ——拿錢砸死對手,少砸一點就會死!不相信的都死了!


        1970-2017  DRAM芯片市場上的生死搏殺


          2016年6月,美國IBM實驗室的研究人員Janusz Nowak,向記者展示新型的磁性儲藏器(STT-MRAM)12寸晶圓。磁性內存既有DRAM和SRAM的高性能,又有閃存的低功耗和低成本,被認為具有競爭下一代內存的潛力,但是還存在很多問題。


        1970-2017  DRAM芯片市場上的生死搏殺


          2017年6月,韓國三星電子宣布,開始在平澤工廠(Fab18),批量生產64層堆疊的256Gb第四代TLC V-NAND內存產品。三星目前V-NAND占整體NAND Flash產能的70%以上,擁有500多項專利。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DRAM Flash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丰县| 巴青县| 富裕县| 方山县| 阜平县| 比如县| 吴堡县| 习水县| 兴安县| 太和县| 岱山县| 长岭县| 安宁市| 都昌县| 青海省| 北票市| 长顺县| 黑河市| 江永县| 乌什县| 富锦市| 陆丰市| 高雄县| 深泽县| 阿拉善右旗| 丰城市| 南澳县| 大英县| 富平县| 鲁甸县| 祥云县| 红河县| 达州市| 云霄县| 唐山市| 息烽县| 新野县| 德惠市| 镇巴县| 广德县| 麻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