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部整合受挫?紫光國芯終止“吃進”長江存儲
編者按:"吃進”長江存儲,紫光國芯增發規模或將超過百億元。紫光國芯對長江存儲的重組一方面是為了解決同業競爭問題,另一方面,紫光國芯或在外部并購頻頻受挫的背景下,暫轉內部整合。
紫光國芯7月16日晚公告,由于本次重大資產重組的標的資產長江存儲的存儲器芯片工廠項目投資規模較大,目前尚處于建設初期,短期內無法產生銷售收入,紫光國芯認為收購長江存儲股權的條件尚不夠成熟,同意終止本次股權收購。另外,公司與擬新增標的資產交易對方的談判目前仍沒有達成最終意向,且預期難以在較短時間內形成切實可行的方案。公司決定終止籌劃本次重大資產重組事項,7月17日起復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7/361830.htm外部并購受挫 轉內部整合亦受挫
國家存儲基地項目被業內冠以“將填補我國主流存儲器領域空白、擺脫芯片受制于人”的評價。公開資料顯示,長江存儲成立于2016年12月21日,注冊資本386億元,主要從事存儲器晶圓生產。其中,紫光控股以貨幣出資197億元,持股比例達51.04%。
長江存儲是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實施主體公司,紫光控股曾豪擲197億元拿下其控股權。按照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規劃,長江存儲的主要產品為3D NAND,將以芯片制造環節為突破口,集存儲器產品設計、技術研發、晶圓生產與測試、銷售于一體,預計到2020年形成月產能30萬片的生產規模,到2030年建成每月100萬片的產能。
2016 年度紫光國芯實現營業收入 141,865.07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13.5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 33,632.02 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25%。盡管全球經濟環境并不是太好,但得益于國內集成電路產業的快速發展,紫光國芯業務持續穩定增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