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華為在日本建首家工廠 初期投資50億日元
據日媒報道,華為在日本的第一家工廠最快年內就將量產網絡設備,該公司會充分利用日本的專業技術來提升產品力,鞏固自己在市場上的領先地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7/361273.htm

據悉,這家工廠坐落于千葉縣船橋市,原屬于日本德馬吉森精機公司。華為將盡快在工廠安裝設備,最快年內就能正式投產。在該項目上,華為初期投資額達到50億日元(約合3.01億人民幣),如果項目順利,未來可能還會加大投入。
雖然世界第三大智能手機制造商現在成了華為最閃亮的名片,但事實上它們2013年就超越愛立信成為世界第一大電信設備制造商。去年,路由器等網絡設備營收就高達7670萬美元,日本軟銀就是華為的大客戶之一,在日本設廠將增強華為對日本市場的供應能力。
進入新世紀后,中國企業開始大舉殺入日本,它們紛紛收購業績惡化的日本企業。中國蘇寧集團2009年就買下了日本零售商Laox。此外,運動裝備制造商Honma Golf和服裝企業RENOWN也都成了中國企業的囊中之物。
不過最近,中國企業在日本設立研發部門開始成為新趨勢。長城汽車去年就在橫濱建立了研發工廠,未來會專攻電動車和自動駕駛等新技術的研發。此外,電信制造商中興也在東京設了物聯網設備研發中心。
隨著中國人力成本的提高,在日本生產不再顯得那么昂貴了。華為將雇傭大量日本的生產管理人才,幫助公司將日本的品質制造與中國的低成本大規模生產相結合,提升產品的品質與價格競爭力。此外,華為還希望通過在日設廠拿到更多來自第一世界國家的訂單。
如果華為在日設廠收效良好,其他中國企業肯定會緊隨其腳步進入日本。如今,開拓海外市場成了許多中國公司的當務之急,同時,生產高附加值產品也成了中國公司的新目標,而日本能成為它們實現這一目標的最佳前哨基地,畢竟這里離中國較近,有大量經驗豐富的勞動力,基礎設施建設也相當完備。
隨著在日生產成本的不斷走低,未來“Made in Japan”可能會成為中國產品的新標簽。不過,合作雖然能促進日本經濟發展,但日本政府也擔心大量先進技術會流入中國。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