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單片機代碼寫入的三種常用語句

        單片機代碼寫入的三種常用語句

        作者: 時間:2017-06-26 來源:網絡 收藏

          工作中經過摸索實驗,總結出大致應用程序的架構有三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6/361034.htm

          1. 簡單的前后臺順序執行程序,這類寫法是大多數人使用的方法,不需用思考程序的具體架構,直接通過執行順序編寫應用程序即可。

          2. 時間片輪詢法,此方法是介于順序執行與操作系統之間的一種方法。

          3. 操作系統,此法應該是應用程序編寫的最高境界。

          下面就分別談談這三種方法的利弊和適應范圍等。

          一、順序執行法

          這種方法,這應用程序比較簡單,實時性,并行性要求不太高的情況下是不錯的方法,程序設計簡單,思路比較清晰。但是當應用程序比較復雜的時候,如果沒有一個完整的流程圖,恐怕別人很難看懂程序的運行狀態,而且隨著程序功能的增加,編寫應用程序的工程師的大腦也開始混亂。即不利于升級維護,也不利于代碼優化。本人寫個幾個比較復雜一點的應用程序,剛開始就是使用此法,最終雖然能夠實現功能,但是自己的思維一直處于混亂狀態。導致程序一直不能讓自己滿意。

            

        1.jpg

         

          這種方法大多數人都會采用,而且我們接受的教育也基本都是使用此法。對于我們這些基本沒有學習過數據結構,程序架構的工程師來說,無疑很難在應用程序的設計上有一個很大的提高,也導致了不同工程師編寫的應用程序很難相互利于和學習。

          本人建議,如果喜歡使用此法的網友,如果編寫比較復雜的應用程序,一定要先理清頭腦,設計好完整的流程圖再編寫程序,否則后果很嚴重。當然應該程序本身很簡單,此法還是一個非常必須的選擇。

          下面就寫一個順序執行的程序模型,方便和下面兩種方法對比:

          代 碼

          /**************************************************************************************

          * FuncTIonName : main()

          * DescripTIon : 主函數

          * EntryParameter : None

          * ReturnValue : None

          **************************************************************************************/

          int main(void)

          {

          uint8 keyValue;

          InitSys(); // 初始化

          while (1)

          {

          TaskDisplayClock();

          keyValue = TaskKeySan();

          switch (keyValue)

          {

          case x: TaskDispStatus(); break;

          。。。

          default: break;

          }

          }

          }

          二、時間片輪詢法

          時間片輪詢法,在很多書籍中有提到,而且有很多時候都是與操作系統一起出現,也就是說很多時候是操作系統中使用了這一方法。不過我們這里要說的這個時間片輪詢法并不是掛在操作系統下,而是在前后臺程序中使用此法。也是本貼要詳細說明和介紹的方法。

          對于時間片輪詢法,雖然有不少書籍都有介紹,但大多說得并不系統,只是提提概念而已。下面本人將詳細介紹這種模式,并參考別人的代碼建立的一個時間片輪詢架構程序的方法,我想將給初學者有一定的借鑒性。

          在這里我們先介紹一下定時器的復用功能。

          使用1個定時器,可以是任意的定時器,這里不做特殊說明,下面假設有3個任務,那么我們應該做如下工作:

          1. 初始化定時器,這里假設定時器的定時中斷為1ms(當然你可以改成10ms,這個和操作系統一樣,中斷過于頻繁效率就低,中斷太長,實時性差)。

          2. 定義一個數值:

          代 碼

          #define TASK_NUM (3) // 這里定義的任務數為3,表示有三個任務會使用此定時器定時。

          uint16 TaskCount[TASK_NUM] ; // 這里為三個任務定義三個變量來存放定時值

          uint8 TaskMark[TASK_NUM]; // 同樣對應三個標志位,為0表示時間沒到,為1表示定時時間到。

          3. 在定時器中斷服務函數中添加:

          代 碼

          /**************************************************************************************

          * FuncTIonName : TImerInterrupt()

          * Description : 定時中斷服務函數

          * EntryParameter : None

          * ReturnValue : None

          **************************************************************************************/

          void TimerInterrupt(void)

          {

          uint8 i;

          for (i=0; i《TASKS_NUM; i++)

          {

          if (TaskCount[i])

          {

          TaskCount[i]--;

          if (TaskCount[i] == 0)

          {

          TaskMark[i] = 0x01;

          }

          }

          }

          }

          代碼解釋:定時中斷服務函數,在中斷中逐個判斷,如果定時值為0了,表示沒有使用此定時器或此定時器已經完成定時,不著處理。否則定時器減一,知道為零時,相應標志位值1,表示此任務的定時值到了。

          4. 在我們的應用程序中,在需要的應用定時的地方添加如下代碼,下面就以任務1為例:

          代 碼

          TaskCount[0] = 20; // 延時20ms

          TaskMark[0] = 0x00; // 啟動此任務的定時器

          到此我們只需要在任務中判斷TaskMark[0] 是否為0x01即可。其他任務添加相同,至此一個定時器的復用問題就實現了。用需要的朋友可以試試,效果不錯哦。。。。。。。。。。。

          通過上面對1個定時器的復用我們可以看出,在等待一個定時的到來的同時我們可以循環判斷標志位,同時也可以去執行其他函數。

          循環判斷標志位:

          那么我們可以想想,如果循環判斷標志位,是不是就和上面介紹的順序執行程序是一樣的呢?一個大循環,只是這個延時比普通的for循環精確一些,可以實現精確延時。

          執行其他函數:

          那么如果我們在一個函數延時的時候去執行其他函數,充分利用CPU時間,是不是和操作系統有些類似了呢?但是操作系統的任務管理和切換是非常復雜的。下面我們就將利用此方法架構一直新的應用程序。

          時間片輪詢法的架構:

          1.設計一個結構體: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單片機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东兰县| 汨罗市| 西乌珠穆沁旗| 肇源县| 辽中县| 体育| 自贡市| 怀仁县| 唐河县| 应城市| 当雄县| 岐山县| 苗栗县| 黔西县| 毕节市| 抚州市| 苍南县| 新巴尔虎左旗| 晋江市| 东丰县| 扎兰屯市| 汽车| 陆丰市| 法库县| 富顺县| 曲阳县| 毕节市| 阳高县| 随州市| 威宁| 余江县| 岗巴县| 池州市| 天门市| 那曲县| 当雄县| 房山区| 清徐县| 姜堰市| 尚志市| 漳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