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CT機正在醫療市場扮演重要角色
作者 迎九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5/359768.htm不久前,“2017中國國際醫療器械春季博覽會”在上海拉開帷幕。在CT機市場又多了一員新將—賽諾威盛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據賽諾威盛的市場產品總監周宏斌介紹,據統計,2013年中國市場有1200~1400臺CT,2013年進口與合資設備占70%,以后進口與合資設備每年下降5%的市場份額,與此同時,每年國產設備增加5%份額。到2016年,雙方各占50%份額??梢姡瑖a設備的崛起使進口設備數量不斷下降。
國產CT機技術水平不斷提升,以及我國正在進行的醫院分級診療改革,醫聯體/云服務的發展,國家鼓勵本土企業創新創業等因素,是國產CT機市場份額不斷攀升的主要原因。
不過,國產設備目前還主要集中在低中端市場,例如國產16層CT機不遜于任何外企。而進口與合資設備占據高端市場,例如2500萬元/臺的市場。當前,國產CT機占正在不斷提升性能和積累品牌經驗,蓄勢向中高端滲透。
賽諾威盛公司不僅注重性能,還在“質”上談兵,例如研制的精廣角CT設備,在迭代重建、76cm大孔徑、0.4秒機架、0.625mm的等體速探測器,包括動態非焦點的球管等形成差異化創新。
本土CT機的優勢
為了實現中國“質”造,賽諾威盛的宗旨是CARE,Catalog(全科)、Affordable(買得起)、Reliable(可靠的),Easy to use(易于使用)。關鍵部件X線球管和高壓發生器是賽諾威盛設計、美國制造的。很多國際CT廠商也是如此模式。
賽諾威盛的核心競爭力是整體設計技術,關鍵是算法和系統的優化能力。另外智能化,希望快速實現監控,一方面多學科/多功能結合,例如CT與模擬放療機結合;另一方面除了通用產品,還有專用產品,例如針對腦卒中、心臟CT等。再有,不僅是設備,還有云平臺,即實現了全平臺。
作為后來者,產品必須要有特色,才能形成彎道超車。賽諾威盛的創新是把CT機做到76cm孔徑 (通常是70cm,只有西門子有80cm設備)。為何要大孔徑?針對胖人,另外諸如早期肺癌發現,要取下部分做活檢,要對著肋骨縫,病人可以傾斜檢查。
在設計資源的投資方面,賽諾威盛目前的硬件投入占70%,軟件30%。但下一步軟件是需要重點投資的領域之一。
再有,本土企業有貼心服務。賽諾威盛有管家服務,每人負責10臺機器。人員有三級團隊:維修人員、裝配工程師、外包企業的服務。
賽諾威盛在崛起
賽諾威盛總裁付詩農先生介紹,2017年一季度賽諾威盛已經有了很大的產量,二季度成品庫、原料庫、生產工位基本是滿負荷的,流水線在全力運作之中。從去年到今年,賽諾威盛的直銷體系、分銷體系也建立起來,國內經銷商主要在南區、北區和西區,一共有40~50家左右。賽諾的生產線里要擴建三個調試間,由此可以看到,產量和訂貨的不斷增長的趨勢。
為何要建如此多的調試間?因CT機的線束多,且要求精度高,通常調節一臺設備要兩三周時間。
“我們正在積累經驗,以質量為基礎,穩扎穩打。進入高端市場,這只是時間的問題?!?a class="contentlabel" href="http://www.104case.com/news/listbylabel/label/周宏斌">周宏斌總監自信地稱。
本文來源于《電子產品世界》2017年第6期第85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并注明出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