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設計應用 > 自變模無線電能傳輸全數字鎖相環

        自變模無線電能傳輸全數字鎖相環

        作者:溫梓慎 崔玉龍 范好亮 時間:2017-05-26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編者按:針對無線電能傳輸頻率跟蹤設計中傳統鎖相環電路設計復雜、跟蹤速度慢、鎖相頻帶窄和無超前滯后環節,單獨模塊設計修改繁瑣等問題,對自變模全數字鎖相環進行改進, 與傳統的全數字鎖相環相比,該鎖相環采用可變模分頻器,使得中心頻率可變,鎖相范圍增大;通過前饋回路進行鑒頻調頻,提高了鎖相速度;同時,其環路濾波器采用比例積分結構,使得鎖相輸出無靜差且比例積分參數依據相位差自動進行調節;通過參數設置可調節輸出信號的相位。應用modelsim進行仿真,并進行實物驗證證實了該設計具有寬范圍的鎖相能力及快速精確的頻率跟蹤性能。

        2 仿真實驗及實物驗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5/359756.htm

          根據系統各部分電路的功能要求,該文采用Verilog HDL語言和自頂向下的系統設計方法,對ADPLL電路進行綜合設計。并分別利用QuartusⅡ 15.1和ModelSim-Altera 10.4b軟件對源程序進行了功能和時序仿真,利用Signal Tap Ⅱ觀察設計的內部信號波形。

          例如,根據滯后環節的功能要求,我們用Verilog設計了滯后環節的硬件電路,其部分Verilog設計程序如下:

          module chaoqianzhihou_1(clk_1,rst_n,fout,fout_1);

          input clk_1,rst_n,fout;

          output fout_1;

          wire fout,fout_pos,fout_neg,count_onetozero;

          reg fout_1;

          reg fout_this,fout_last;

          reg [15:0] count_last,count_this;

          reg [15:0] count;

          assign fout_pos=(fout_last==0 && fout_this==1) ? 1:0;

          assign fout_neg=(fout_last==1 && fout_this==0) ? 1:0;

          assign count_onetozero=(count_last==1 && count_this==0) ? 1:0;

          在仿真圖中,clk為50MHz的系統時鐘,rst_n為復位信號,U0為鎖相環輸入信號,fout為鎖相環輸出信號,A的值決定鎖相環處在不同捕捉區域,及對應的比例積分系數K1、K2的大小,因為積分系數一定時,比例系數越小,則系統穩定性越好,鎖相速度越快,但太小會導致系統對輸入噪聲過于敏感;比例系數一定時,積分系數越小,則系統響應速度越快,但穩定裕度越小,且輸出相位出現震蕩[3]。圖4比較了不同環路濾波器參數對該文提出的ADPLL動態性能的影響。所以當相位誤差大于輸入信號周期的1/8時為快捕區,在輸入信號周期的1/8到1/16之間為慢捕區,小于輸入信號周期的1/16為鎖定區,比例系數依次為1/2、1/4、1/8,積分系數依次為1/256、1/512、1/1024。通過上述設置可實現自動變模控制。

          圖5為鎖相過程中,濾波器自動變模模塊的仿真波形圖。在輸入信號突然發生變化時,前4個輸入周期A為10屬于快捕區,第5個周期A為01屬于慢捕區,第6個周期A為00屬于鎖定區。

          圖6為加入超前、滯后模塊后輸出信號超前輸入信號15個機器周期的仿真波形圖。

          圖7、圖8為EP4CE6E22C8型器件基于Signal Tap Ⅱ實現的實測波形圖。

        3 結論

          該文提出基于的自適應變模控制,該ADPLL采用比例、積分結構且比例、積分系數可調,使該ADPLL鎖相速度加快,超調量減小,通過中心頻率可變分頻器,使鎖相范圍增大。當系統時鐘為50MHz時,該鎖相環的鎖相范圍為1kHz-1MHz,該鎖相環環路失所時的重新鎖定時間最長為10個輸入信號周期。通過參數設置可調節輸出信號的相位。本文使用modelsim仿真并用Signal Tap Ⅱ觀測實物波形,理論與實踐一致。適用于電源對負載頻率跟蹤的需要。

          參考文獻:

          [1]楊慶新,張獻,李陽.技術及其應用[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4.

          [2]趙彪,陳希有,于慶廣.用于非接觸電能傳輸的自適應諧振技術原理[J].電工電能新技術,2010,29(2):33-37.

          [3]盛臻.快速自適應的研究與設計[D].南華大學,2014.

          [4]肖帥,孫建波,耿華,等.基于實現的可變模全數字鎖相環[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12,27(4):153-158.

          [5]胡華春,石玉.數字鎖相環路原理與應用[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0.

          本文來源于《電子產品世界》2017年第6期第58頁,歡迎您寫論文時引用,并注明出處。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上思县| 平远县| 城市| 横山县| 报价| 满洲里市| 辉南县| 古丈县| 青河县| 新郑市| 泰顺县| 高州市| 富川| 吉木乃县| 丽水市| 申扎县| 天祝| 噶尔县| 会同县| 靖安县| 巴林右旗| 奉贤区| 西宁市| 舞钢市| 瑞金市| 青铜峡市| 壤塘县| 鄱阳县| 喀喇沁旗| 宝兴县| 彰化县| 南阳市| 桂平市| 龙胜| 定襄县| 双辽市| 屏南县| 罗山县| 海盐县| 肥西县| 甘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