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D優先交涉若破局 東芝半導體最糟恐將遭假處分
畢竟全球市占高居第二,東芝(Toshiba)半導體事業的出售案,幾乎已淪為各大半導體業者、IT業者、甚至出動到國家層級力量的短兵相接戰場。日前,與東芝共同經營四日市工廠、全球HDD市占霸主西數(WD),正式向東芝寄出警告意見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4/358437.htm西數在意見書上提到,東芝未經西數同意,擅自將雙方共營事業的持有股份,移轉至新成立的東芝半導體公司,乃屬重大違約行為。同時主張,若要出售半導體事業,西數應具有優先交涉權。
另對于東芝半導體以股份作為擔保,向銀行融資一事,西數采取不認同態度。此外,意見書更指出,考量買方后續仍將負擔工廠維持費用及龐大人事費用,東芝單方面期待的2~3兆日圓賣價已超出合理價格。
西數更點出,對于西數與東芝的共營事業來說,不管是哪一個出價企業,在運營面或技術面上都將帶來破壞性影響。阻止其他出價者出線的意味濃厚。特別是美國半導體大廠博通(Broadcom)與臺灣鴻海皆被點名。
對此,日本經濟新聞(Nikkei)報導,東芝應會考慮優先與西數進行交涉。然而,西數此番動作也引發外界聯想,萬一東芝、西數談判破局,西數是否會向日本國內外法院提出假處分聲請,然后進一步以違約為由,向國際商會(ICC)提出損賠仲裁呢?
一旦進入國際仲裁,出售案的解決時間恐將拉長。最近的代表例,便是鈴木汽車(Suzuki)與福斯汽車(Volkswagen)合作破局提起仲裁一案,從提起到接獲仲裁結果,前后總共費時4年。急于脫手半導體事業,換現金拯救母集團的東芝,恐怕沒有這種慢慢耗的本錢。
事實上,當初與東芝簽定合作合約的并不是西數,而是SanDisk。當時東芝出資50.1%,與SanDisk共同成立合并公司,投資四日市工廠,進行快閃存儲器的技術開發及制造生產。雙方的合約確實明記,任一方不得在未經另一方同意的情況下出售合資公司股份予第三者。2016年5月西數以170億美元購并SanDisk,連帶一并承接SanDisk與東芝之間的合作事業。
面對西數的主張,日經新聞引述關系者指出,當初與東芝簽訂合約的是技術導向、新創氣息濃厚的SanDisk,且雙方具有合作信賴關系。對于購并SanDisk的大企業西數,東芝其實多少抱持警戒心,這或許是雙方形成意見沖突的原因之一。
數一數,從SanDisk時代算起,雙方集結生產技術,共同對抗存儲器霸主韓國三星電子(SamsungElectronics),合作已達17年。合并公司所經營的四日市工廠,系由東芝方面提供土地與廠建,半導體制造裝置則由兩邊各半投資,累計已投入超過3兆日圓。日媒形容兩者已是“無法離婚”的狀態。
對西數而言,投下巨額投資購并SanDisk,正是為了發展具有成長性的事業,現在實在沒有放棄四日市工廠的理由。目前東芝內部也傳出只能盡力探索西數妥協范圍的聲音。
東芝半導體的出售案,從價格戰、防止技術外流的保衛戰、再發展到西數握合約,主張優先具有搶親權。西數的態度縱然關鍵,東芝如何在多方角力下安全下莊,也成為外界關注焦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