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界動態 > 人工智能的終極場景:自動駕駛

        人工智能的終極場景:自動駕駛

        作者: 時間:2017-04-04 來源:36氪 收藏
        編者按:將自動駕駛看作為汽車電子產業升級的一個過程,我們就不能忽視固有汽車電子的產業鏈及利益格局。這是一個發展十分成熟,分工與分利也非常明確的產業鏈。

          “”,或稱“無人駕駛”,并不是一個新鮮的詞匯,認真追溯起來,其實早在1925年,就誕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輛“無人駕駛汽車”, 至今已近百年。當時是由一位來自美國陸軍的電子工程師Francis P. Houdina,通過無線電波來控制前方車輛的方向盤,離合器,制動器等部件來完成的,雖然很不完美,但可以被視作為人類無人駕駛汽車的雛形。那到底經歷了怎樣的發展歷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4/346159.htm


        人工智能的終極場景:自動駕駛

          圖1-發展歷程——1925年至2015年


        人工智能的終極場景:自動駕駛

          圖2-自動駕駛發展歷程——2016年至今

          從行業發展歷程中可以看出以深度學習為突破的“時代”大風口下,自動駕駛被給予了前所未有的關注,包括互聯網公司,傳統車廠,新興創業公司,各路資本爭相競逐,而最近Intel以153億美金的價格收購Mobileye更是將“熱度”進一步提升,那么到底應如何看待自動駕駛這一波浪潮的發展?我們認為:

          自動駕駛是的終極場景,沒有之一

          首先,的發展依賴于四個基本要素:計算力、海量數據、算法與決策、以及傳感器的數據采集,而對于實現完全的無人駕駛同樣高度依賴于這四個基本要素,并且缺一不可。


        人工智能的終極場景:自動駕駛

          圖3——自動駕駛的技術原理

          其次,當前人工智能的主要細分技術,包括機器視覺,深度學習,增強學習,GPU,機器人、傳感器技術等均在自動駕駛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甚至行業發展的瓶頸主要在于這些人工智能底層技術上能否實現突破。最后,人工智能本身越來越需要與應用場景結合才能最大限度地轉化技術上的創新和突破,因此考慮到汽車行業本身的體量以及與相關行業的關聯度,可以說自動駕駛是人工智能實現場景落地的最重要方向,甚至沒有之一,這也是為什么其備受各方關注的原因所在。那么,我們在自動駕駛這條道路上,已經走到了哪里?

          簡單來說目前的發展路徑可以分為三大類:

          1、以Google, Uber等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通過價格高昂的傳感器(激光雷達為主),“一步到位”地實現完全無人駕駛;

          2、以汽車廠商,Tier 1等為代表的傳統公司,從ADAS切入,“漸進式“地從輔助駕駛實現到無人駕駛的過渡;

          3、最后一類是以Tesla等為代表的新興公司,在傳感器與應用場景上相互妥協,模式介于1和2。

          我們如何看待這樣的發展路線?

          真正的自動駕駛是強人工智能,仍然任重道遠

          無人駕駛所面臨的問題:

          1、感知與決策算法本身仍不可靠,無人駕駛所面對的環境是完全開放的,天氣,光線,突發的路況,和有人駕駛汽車的共存等問題在要實現100%安全的命題下,技術的魯棒性仍然不足。

          2、以激光雷達為代表的核心傳感器的成本仍是商業化量產的最大阻礙。

          3、政策,法規,以及車輛聯網基礎設施的建設都超出了汽車行業本身的范疇,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

          因此,如果回到人工智能本身,目前大部分相關技術的創新和應用仍在弱人工智能范疇。自動駕駛作為人工智能的終極場景,無人駕駛與強人工智能的實現一樣,是一個需要長期發展的過程。完全的、開放的無人駕駛也許不是目前所能想到的樣子,甚至最終實現無人駕駛的載體也不會是“汽車”,亦或很難被定義為“汽車”。

          對于自動駕駛的理解需要回歸到汽車行業本身,汽車發展的趨勢是什么?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自動駕駛實際上是汽車在自動化水平上的智能化提升,驅動力在于汽車產業,準確說是汽車電子產業的優化升級,有數據統計近10年以來汽車產業70%的創新來源于汽車電子技術的升級,其目的是為消費者提供更加安全,舒適,節能的有競爭力的產品。

          而以互聯網公司所代表的新興技術公司也促進了這個過程,但并不代表他們是唯一或最重要的玩家,Google最近將無人駕駛汽車項目轉為獨立的經營公司——Waymo,并強調“這家公司不會自己制造無人駕駛汽車,而是開發驅動無人駕駛汽車的技術”正是說明了這一點。


        人工智能的終極場景:自動駕駛

          圖4—車廠與技術廠商合作關系

          那么從汽車電子產業升級的角度,作為早期投資者針對初創領域,我們認為目前的投資機會有哪些?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宾| 淳化县| 体育| 永寿县| 沧州市| 建瓯市| 永康市| 马边| 焦作市| 剑河县| 庆阳市| 安西县| 如东县| 仁布县| 马公市| 定州市| 西城区| 南平市| 安溪县| 仪征市| 土默特左旗| 衡南县| 厦门市| 临澧县| 永吉县| 汾阳市| 海晏县| 白水县| 广丰县| 新乡县| 中阳县| 普格县| 二连浩特市| 湘潭市| 图们市| 醴陵市| 渭南市| 岱山县| 江北区| 科技| 太原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