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西屋重組內幕揭秘:東芝斷臂求生夢斷核電能源

        西屋重組內幕揭秘:東芝斷臂求生夢斷核電能源

        作者: 時間:2017-03-31 來源:財經雜志 收藏

          對中國影響有限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3/346050.htm

          設計的AP1000核電技術2006年在中國的三代核電技術招標中戰勝法國阿海琺的EPR技術勝出,被選為中國未來新建核電項目的引進技術。為了進行技術引進,專門成立了國家核電技術公司作為引進主體,負責AP1000技術的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工作。

          2009年,國內的兩個AP1000示范項目三門、海陽先后開工,先于美國成為全球首批開工的AP1000項目。

          然而新技術的首批項目進展頗為不順,在福島事故之后,項目根據業主與監管部門要求進行針對性改進,其核心主設備研發供貨也并不順利,種種因素作用下,工期不斷延誤,目前已經比預計工期延誤大約三年。后續新項目的審批也受此影響停滯。

          新技術的引進和新公司的成立打破了原有的國內核電產業和技術格局,作為技術轉讓方的公司,在被收購之后,是一家日資控股的美國公司。項目進展不順的情況下,常常處在輿論的漩渦之中。

          不過此次西屋破產重組,對國內AP1000項目影響并不大。

          西屋公司在此前發給《財經》記者的一份聲明中表示:盡管美國和中國采用的是同樣的AP1000技術,但兩國的項目建設模式截然不同。中國AP1000項目實施是由西屋向中方提供AP1000技術的知識產權使用權、工程和采購服務,由中方負責管理項目的建設和施工。事實證明,這對中國、西屋和三方都是富有成效的合作模式。

          具體來說,西屋在中美兩國項目中的角色顯著不同。在美國項目中,收購石韋之后,西屋是項目的總包方,并且與業主簽訂了鎖定總價的合同,超支的風險,將主要由總包方來承擔,這也是西屋由于超支而面臨危機的直接原因。

          據《財經》記者了解,在中國AP1000項目的核島總包合同中,總包方為AP1000技術受讓方國家核電授權的國家核電工程公司,全廠總體設計由國核下屬的上海核工院完成。西屋及其聯隊并不是該項目的總包方,在項目中負責核島設計(Engineering)、主要設備采購供應(Procurement)和核島調試工作(NI Commissioning)。

          換言之,國內項目上,西屋實際上是分包商的角色。

          國內核電產業格局是分散的獨立體系,項目的總包方與業主一般為同一家核電集團下的的不同業務公司,其項目超支也將在集團內部消化,由業主和總包方共同承擔。而西屋在國內項目中作為分包商,不會承擔超支的主要責任。

          三門項目或將有所不同,其總包方國家核電工程公司是國家電投下屬單位,而業主三門核電公司則是中核集團控股,二者分屬兩大核電巨頭。項目超支如何分擔,目前還未有定論。

          據知情人士介紹,目前三門與海陽由于延期,每個項目預計大約超支100億元人民幣。

          從技術轉讓角度看,國內兩個AP1000項目盡管嚴重拖期,但是已經進入尾聲。目前,首堆三門一號機組已經完成熱試,正在針對試驗中發現的待改進項進行調試,下一步將進入裝料節點。

          在引進AP1000技術的基礎上,國家核電已經開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CAP1400技術,計劃在山東石島灣落地開工。該項目是16個國家重大專項之一的子項,目前已經完成可研報告的審批,等到國務院核準。

          事實上,在西屋的重組計劃中,其中國業務和其他海外業務及四大核心業務一起,都將受到DIP融資的支持,為重組過程中會繼續運營的核心業務之一。西屋在3月29日發表的公告中表示,西屋公司在亞洲、歐洲、中東和非洲地區的業務不會受第11章重組申請的影響。由于債務人持有資產融資也將用于支持這些地區,所以該地區的客戶將繼續獲得西屋一如既往的高品質的產品和服務。

          國內技術受讓方國家核電亦在3月29日晚由董事長王炳華主持會議,研究應對工作。國家核電在會后的公告中表示,本次西屋公司申請重組,對我國AP1000依托項目建設、后續CAP1000批量化建設、CAP1400示范工程建設等三代核電自主化工作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目前,西屋公司派駐浙江三門、山東海陽及上海的管理和技術專家隊伍穩定,狀態良好,AP1000依托項目建設和調試各項工作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

          緣何夢斷核電

          在東芝2月14日發布會上,東芝社長綱川智被問到當年收購西屋電氣公司是否正確,他回答說,如果從現在的數字來看,這不是一個正確的選擇。

          2005年6月,西屋公司的原控股股東英國核燃料公司宣布將出售西屋公司以及英國核燃料公司在美國的業務,隨后有15家公司或聯合體參與投標收購,最后東芝以54億美元獲得西屋100%的股權和英國核燃料公司在美國的業務。這一報價比競購對手高出了20億美元。

          東芝競購西屋時,西屋正在以其開發的AP1000技術參與中國的三代核電技術招標,并且在東芝完成收購時,西屋已經基本在與法國EPR技術的競爭中勝出,中國雄心勃勃的核電開發計劃被認為是一個巨大的市場。而東芝本身也是日本國內核電的重要開發者,其技術路線是沸水堆,西屋則是全球各種壓水堆技術路線的先驅者。對東芝而言,收購也豐富了其核電技術。

          東芝在完成收購后發布的公告中認為,到2020年,全球核電市場容量將會增長50%,收購之后,擁兩大主流反應堆技術的東芝將在這個巨大市場中占據領先地位。與54億美元的收購價相比,2006年,東芝的凈利潤約為11.6億美元,可以說收購西屋擴大能源業務,對于以電子產品為主要業務的東芝來說,是一場豪賭。

          不幸的是,東芝押錯了方向。

          國際原子能機構(IAEA)數據顯示,過去十年,全球動力反應堆總數從443個增長至449個,增長十分有限。而若以發電量來衡量,2006年全球核電發電量為2.66萬億度,這一發電量是最近十年的峰值。東芝預計的50%的增長并未出現。事實上,除了中國的核電裝機顯著增長之外,其他國家的反應堆總數是略有下降的。

          全球核電市場的低迷與多個因素有關。首先在需求端,金融危機之后,能源需求受到負面影響,另外隨著能效、節能技術的發展,經濟增長與能源需求增長的關聯越來越弱,最近十年,發達國家的電力需求一直比較穩定,有的國家甚至呈下降趨勢。

          在供應側,原本廉價、穩定的核電在這十年間目睹了新能源、美國廉價頁巖氣的爆發,在許多國家不再是新電力供應的優先選擇。

          而2011年的福島核事故則在此基礎上進一步重創了核電市場,事故之后,許多國家提高了安全標準,發布了針對事故預防的安全準則。這一方面影響了在建核電站的進度,同時更嚴苛的安全標準直接帶來了設計與建設成本的增加,監管要求也使得開發周期變長,降低了核電的經濟性競爭力。此外,如德國這樣的搖擺在棄核與否的國家在福島核事故之后果斷棄核,進一步縮減了核電的市場。

          值得一提的是,在全球核電市場低迷的背景下,當初與西屋競爭中國市場的法國核電巨頭阿海琺,同樣受困于上述原因以及新項目進展嚴重脫期,在連續數年的嚴重虧損之后,從2015年已經開始先一步進入重組階段,其反應堆業務被整合進法國電力公司(EDF),其余以燃料循環板塊為主的業務接受政府最多45億歐元的增資,將重組為新阿海琺。



        關鍵詞: 西屋 東芝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山县| 鹤山市| 黔南| 巨野县| 嘉鱼县| 涟水县| 玉屏| 湖口县| 临高县| 台中县| 石台县| 大竹县| 榆树市| 诸城市| 崇仁县| 武宁县| 湘乡市| 恩施市| 龙海市| 通榆县| 屏南县| 文化| 台南市| 通江县| 尚志市| 库尔勒市| 惠东县| 巨野县| 元朗区| 海原县| 英山县| 南投市| 津市市| 阿合奇县| 五华县| 自贡市| 高邑县| 灵璧县| 内江市| 柳河县| 平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