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賣”政策有變,索尼的旗艦傳感器到底賣不賣
數天前,索尼影像接受了影像媒體 Imaging Resource 的專訪。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3/346049.htm
當中提到,索尼不會再向其他廠商供應旗艦級傳感器。當時,索尼的負責人就表示:對于索尼相機來說,傳感器是我們的優勢所在,所以,最好的傳感器是為自己量身打造的,這些傳感器不會外賣。
但兩天前,Imaging Resource 對專訪內容做了更新。他們在新內容中表示,索尼依然能夠輸出高端向的傳感器產品,只是在合作上多了一些限制。
外賣與否,其實在于策略上的取舍
根據相機資訊博客 Camerabeta 的報道,Imaging Resource 更新的文字部分主要和傳感器供應和合作有關。

當中提到,索尼還會繼續供應傳感器給其他相機廠商,這樣是出于行業層面上的考慮:索尼內部的合作開發并不阻礙索尼將先進 CMOS 賣給競爭對手。如果索尼以某種方式降低給競爭對手的 CMOS 規格,其他 CMOS 生產商就有了可乘之機。
之前的佳能主要是處于“自供自足”的狀態,不會像索尼一樣還有對外銷售的部分。

但到了 2016 年 9 月,佳能啟動 CMOS 傳感器供應業務,對外供應傳感器。當時,日經就此作出了這樣的評價:佳能通過此業務來增強市場競爭力,而市場也會因為有實力的新入加入,讓這個圈內的人活動的充分的競爭。所以,佳能這次站出來,對他們自身以及整個行業的影像都是積極的。
從訪問的這段言論中看到,索尼在這方面也有相應的考慮。
畢竟,索尼的對手都是一些有著多年影像積累的品牌。當索尼選擇斷供旗艦之后,這些廠商或者會選擇市場中其他供應商,失去這些訂單會影響索尼在市場占有率。
綜合這些狀況,索尼有這樣的處理也并不奇怪。
除此之外,Imaging Resource 還更新了索尼談“合作”的部分:索尼的優勢在于相機工程師可以直接與 CMOS 團隊合作,共同開發新的系統架構,充分利用先進技術。
就此可見,今后旗艦級產品所用的傳感器,產品之間的契合度應該會更高。
從昨日的佳能和今天的索尼,當中涵蓋這一種微妙的關系
其實,日系相機廠商的競爭關系并不像一般理解的那樣。在整個大市場中,他們更多的是通過“錯位”甚至是“互補”的方式,來處理各家之間的產品關系。
如果用佳能和尼康來做舉例的話,那兩家的 APS-C 畫幅旗艦就是一個例子。

要知道 EOS 7D 系列和在去年 CES 上亮相的 D500,這兩個系列其實是有一個明顯的時間差。而 7D Mark ii 和 D500 ,乃至索尼的 α77ii,在性能和價格上都有著明顯的差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