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追我趕 全球運營商搶跑5G拉力賽
近日,據外媒報道, SoftBank(軟銀)宣布將聯合愛立信進行28 GHz頻段5G試驗,涉及室內和室外環境,同時覆蓋終端移動性和平穩性測試。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3/345899.htm該試驗將使用愛立信的毫米波28 GHz 5G Test Bed解決方案,其中包括基站和設備原型,將展示包括Massive MIMO、Massive Beamforming、分布式MIMO、多用戶MIMO和波束追蹤等先進的技術。
據悉,軟銀與愛立信在2015年宣布進行聯合5G試驗,兩家公司已經完成了15 GHz和4.5 GHz頻段的基本5G試驗。4.5 GHz和28 GHz頻段都是日本5G服務的有力候選頻段。為了服務即將于2020年舉行的夏季奧運會,日本運營商都在積極發展5G技術。
5G作為實現真正的“萬物互聯”的根基,是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發展的主要方向,盡管世界部分地區缺乏足夠的LTE覆蓋,但是大多數移動運營商和供應商已經開始著手研發5G技術。
根據SNS Research的最新報告顯示,全球移動運營商將在2017年年底之前花費超過2.5億美元用于預標準5G網絡部署。
目前,3GPP和其他SDOs(標準制定組織)正處于制定5G規范的第一階段。然而,由于移動運營商急于搶先提供5G服務,他們已經開始了預標準5G網絡的部署工作。
雖然通常認為2020年是5G商用的標準日期,但是隨著3GPP初始5G規范,預計將在2018年3月之前準備妥當,該技術的首次標準化部署預計將在2019年之前實現商業化。
在2019年到2025年間,SNS Research預計5G網絡基礎設施市場年復合增長率將逼近70%,2025年年底年度支出將達到280億美元;屆時,5G設備年度出貨量將達到5.2億單位。
而由高通推出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從2020年至2035年,5G為年度GDP創造的貢獻將達到3萬億美元,同時創造2200萬個工作崗位。
積極備戰5G
中國提出了應當積極推動5G發展,并在2020年前推出該技術。中國已經與歐洲、美國、日本、韓國建立了政府和行業協會層級的合作機制。參與者將包括愛立信、諾基亞、華為等各國頂級電信設備廠商,以及美國芯片廠商高通和英特爾等。
目前,我國5G研發基本上實現了與國際同步,在愿景、需求、無線技術、網絡架構等方面,取得一系列重要進展,主要發展理念獲得國際同行的廣泛認同。
眾所周知,國內三大運營商正在緊密關注5G的標準制定進展,積極備戰5G。
中國移動提前部署5G,已經完成了基礎技術開發,目標到2018年在部分地區推出5G商業化服務,并在下一年開始升級其100萬座4G基站,以迎接新的標準。中國移動還計劃到2020年在全國推出5G服務。并且近期在港表示,集團將于2018年開始少量投資5G核心網等設施,并于2019年起大規模投資5G無線系統。
中國電信亦在關注國際電信大會對5G的標準制定進展,對接下來的5G寄予厚望,表示要把握好5G的發展機遇,目前已經做好準備,包括資金以及積極進行相關測試,等到明年下半年5G標準落實后,會因應市場需求大力發展。
而中國聯通對于5G并未透露太多研發和合作詳情,但表示,5G技術有待試驗,待政府批出合適頻譜時將會積極推進。且從資本支出上來看,聯通已為5G巨大投入做了準備,聯通還表示為應對5G時代的來臨,決定不派發2016年度末期息,以為未來籌建5G網絡的資金作好準備。
5G的發展日新月異,5G商用后,不僅能夠滿足超高清視頻等更高網絡體驗的需求,還能更好地滿足自動駕駛、遠程醫療、智能制造、工業互聯網等行業應用需求,實現萬物互聯,美好愿景讓我們拭目以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