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5G到2020年才商用 愛立信已打響專利費第一槍

        5G到2020年才商用 愛立信已打響專利費第一槍

        作者: 時間:2017-03-22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收藏

          技術標準尚未成型,通信巨頭已經開始籌謀如何向手機企業收取專利費用。據外媒報道,瑞典電信巨頭日前宣布公開其專利許可費。這是通信專利巨頭中首個公開專利許可費的公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3/345584.htm

          首席知識產權官(CIPO)古斯塔沃在接受彭博社采訪時稱,對于高端手持設備,的5G專利許可費設定為5美元每部,而對低端手持設備,許可費可以最低低至每部2.5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華為和高通相關負責人,均未透露就5G專利向終端企業收費的意向。手機中國聯盟王艷輝分析:“愛立信的舉措主要針對應該是三星和蘋果,此前愛立信發生過和蘋果的專利糾紛案件,提前的公布的方案也有嘗試的意味。”

          愛立信試圖制定規則

          目前,全球各大通信廠商正在共同推進下一代通信技術標準的形成,而5G的正式商用預計在2020年。愛立信希望提前開始專利技術談判。

          古斯塔沃接受采訪時稱:我們希望通過公開設定合理的版稅價格,以給其他專利的持有人和企業提供參考。顯然,愛立信希望在5G標準尚未成型之前,在業界樹立一個規則標準。

          愛立信方面認為,這一版稅價格的設定有2個依據因素:第一,愛立信FRAND條款,即公平(fair)、合理(reasonable)、非歧視性(non-discriminatory);第二,愛立信作為標準專利技術的開發者之一的身份。

          不同于以往以整機售價為基礎的許可費率模式,按照古斯塔沃的說法,愛立信基于5G專利提供每部手持設備2.5-5美元的固定專利許可費。此前,《每日經濟新聞》向終端廠商了解到,愛立信試圖在3G專利上收取專利標準是整機價格的1%。

          值得注意的是,愛立信此次說的許可費僅僅覆蓋5G技術的標準必要專利,而不包括應用型專利。

          或為規避專利糾紛

          日前,愛立信發布的最新財報顯示,2016年公司總體銷售業績為222.6億瑞典克朗(25.28億美元),較2015年246.96億瑞典克朗的業績相比,大幅下跌了10%,主要原因在于2016年“專利許可收入”下降幅度較大。

          在愛立信專利收入中,三星、蘋果是其最大“貢獻者”。IDC數據顯示,2016年全球智能手機總銷量為14.7億部,其中總銷量排名前五的手機廠商分別是三星、蘋果、華為、OPPO和vivo,三星較2015年下跌了3%,蘋果則下跌了7%,而傳導至愛立信,其2016年專利許可收入較2015年下降了7%。

          近年來,通信巨頭和終端企業之間就專利問題不斷發生摩擦,比如今年1月,蘋果向高通提起一份高達10億美元專利費用退款的訴訟。

          愛立信與蘋果在2015年也發生過一起訴訟。2015年1月,蘋果公司因覺得愛立信有關2G、3G、4G/LTE 相關專利技術許可費率過高,在與愛立信上一份協議到期后拒絕簽署新協議,并在美國加你福尼亞州北部地方法院起訴愛立信。面對蘋果的起訴,愛立信激烈對抗。直到2015年12月21日,蘋果與愛立信全面和解,并簽署一份長達七年的、新的全球專利許可協議,并終止或撤回雙方各自以對方為被告發起的專利訴訟。

          “愛立信擬推5G專利授權計劃,最重要目的應該是避免發生類似于高通和蘋果之間的專利糾紛案件,愛立信主要針對的目標是三星、華為,提前一兩年開始談判,維護專利權益。”王艷輝分析。

          愛立信點了把火

          3月21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了高通和華為相關負責人,但兩公司沒有透露出收取專利許可費的計劃,顯然愛立信的動作非常突然。

          “愛立信推出的5G專利費模式,改變了此前按照比例收取的方式,5G的費用應該會疊加到此前的專利費用上,對終端企業來說肯定是負擔,愛立信的方案應該也是一種試水。華為和高通在5G技術上的儲備甚至更領先,愛立信點了把火,華為和高通或許會跟進。”王艷輝分析。

          愛立信的專利許可收入并不僅僅盯著三星和蘋果,其“命系于”全球智能手機市場。比如,2016年1月14日,愛立信與華為續簽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作為續簽協議的一部分,華為自2016年起將基于實際銷售向愛立信支付許可費。

          2014年12月11日,因涉嫌侵犯愛立信所擁有的ARM、EDGE、3G等相關技術等8項專利,小米在印度被愛立信訴至印度德里高等法院。

          在5G研發上,中國的智能手機也在積極參與。OPPO副總裁吳強此前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OPPO在2015年就加入國際3GPP技術組織,并深度參與國際和中國5G標準的制定,同時即將加入GSMA。在近期舉行的巴塞羅那GTI論壇上,vivo則作為手機廠商代表做了“高功率終端的研究進展”的演講。

          但相比通信行業巨頭,中國手機廠商的研發積累差距顯然是非常大的。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國內手機公司高層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評價愛立信此項舉措:“目前還處于5G標準制定的非常早期的階段,5G規范尚未成型,各家公司所占基本專利(SEP)的比例也遠遠沒有確定,現在提出收費為時過早;在5G產業尚未發展的階段就提出專利收費,有殺雞取卵之嫌,不利于整個5G產業的發展。”



        關鍵詞: 愛立信 5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阳信县| 板桥市| 禹州市| 澄城县| 兴国县| 诸暨市| 襄樊市| 乐至县| 湄潭县| 伊宁县| 太原市| 长宁区| 新河县| 哈密市| 察雅县| 汨罗市| 南昌市| 乌拉特前旗| 抚州市| 遵化市| 榆林市| 丁青县| 凤阳县| 健康| 贡觉县| 如东县| 油尖旺区| 东丽区| 临湘市| 两当县| 双鸭山市| 仁怀市| 金坛市| 石棉县| 广平县| 奈曼旗| 泌阳县| 化州市| 北海市| 石屏县| 布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