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大規模爆發成既定現實 安全標準亟待建立
從碎片化、孤立化應用為主的起步階段,邁入跨界融合、集成創新的新階段,物聯網大規模爆發式增長的序幕已經開啟。但在物聯網發展中不斷涌現新技術的同時,新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3/344679.htm
而物聯網產業的爆發離不開新技術、新產品的標準統一。目前,全球各國都在推進物聯網標準的制定。歐盟力圖打造歐洲數字化單一市場,通過制訂統一的物聯網標準與法規,促進各成員國物聯網均衡發展,提升各國數字經濟水平。
另一方面,美國通過建立物聯網技術標準提升不同技術協議和產品規范的互操作性。2016年5月,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發布了《網絡物理系統框架》,對物聯網參考架構、網絡安全隱私、實時與同步等提供全面的定義和術語,為智能制造、智能電網等領域的物聯網應用提供技術參考。同時,美國交通部也發起智能交通系統標準項目,提供車聯網相關技術參考建議。
反觀中國內,我國在部分物聯網國際標準化組織中逐步占據優勢地位。我國在物聯網標準化工作中持續發揮積極作用,主導了一些重要領域標準的制定工作,逐步占據優勢地位。
一方面,我國專家在標準化組織中擔任了部分重要職位為推進我國主導的相關標準奠定了良好基礎。另一方面,國內單位積極立項,我國成為物聯網標準化推進的重要力量。另外,在重要標準上我國也逐步確立了主導優勢。多方因素影響下,我國在物聯網語義、物聯網大數據、物聯網網關等重要領域主導相關標準的制定工作,逐步形成在標準制定上的優勢。
當然,難以避免的是在物聯網發展中不斷涌現新技術的同時,新問題也逐漸暴露出來。其中,通用標準的缺乏就是一大難題。當前AllJoyn框架只有一個物聯網標準框架,而競爭對手的解決方案沒有共識的標準,因此并不十分有用。
不僅如此,缺乏無限的帶寬和網絡基礎設施也是物聯網產業發展問題之一。網絡上的設備越多,網絡管道必須處理的流量越多,交換機連接的連接越多。而目前沒有更快的方式擴大網絡的能力,這將是影響物聯網增長速度的限制因素。
除了上述幾個問題之外,安全和隱私仍然是物聯網巨大的問題。物聯網設備為消費者帶來了一個全新的在線隱私的問題。這是因為這些設備不僅可以收集用戶的姓名和電話號碼的個人信息,而且當你在家中或你午餐吃什么也可以監控。盡管目前制造商已經對泄漏事件采取措施,但消費者對物聯網的信任度大打折扣。
為提升物聯網產業安全性,美國政府采取了多種舉措加強物聯網信息安全。首先,政府多部門發布白皮書或高階指南,提升社會各界物聯網安全防范意識。其次,考慮到不同行業物聯網發展的不均衡,針對物聯網技術在能源、消費電子、醫療和智能駕駛等特定領域的應用,美國出臺技術指南或行動建議明確這些領域物聯網產品的信息安全要求。
與此同時,歐盟對于物聯網安全規范的制定也加快步伐。歐盟委員會計劃將物聯網規則的改革作為歐盟電信法律的一部分,其中最關鍵的是制定新物聯網設備安全規范。歐盟希望通過制定法規,強制企業遵守安全標準,借助認證流程確保物聯網隱私安全,消除安全威脅。此外,還鼓勵領先企業出臺針對物聯網設備的安全規則或系統,作為網絡安全評級的模板。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