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結合醫療:人工智能落地的第一步?
編者按:人工智能最大優勢在于計算能力的高效,尤其在數據密集型、知識密集型、腦力勞動密集型行業領域。與互聯網不同,人工智能對醫療領域的改造是顛覆性的。
巨頭筑基下的生態圈競爭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2/344110.htm底層基本都已由科技巨頭布局,開放人工智能平臺是其構建生態的必然趨勢
報告指出,根據技術層級從上到下,人工智能產業鏈,目前分為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三個產業層次構成。
基礎層的計算能力是構建生態的基礎,技術層的算法、框架以及通用技術是構建技術護城河的基礎,都屬于人工智能產業大生態的基礎設施,具有高投入、高收益的特點,需要中長期進行投資。而應用層是人工智能技術在具體行業、具體應用場景價值變現的渠道,具有變現能力強的特點。
目前,底層基本都已由科技巨頭布局,且未來開放人工智能平臺是其構建生態的必然趨勢。應用層匯聚了大量的AI+醫療創業公司,分布在多個細分領域。總體而言,全球AI+醫療產業結構呈現倒金字塔形態。
對于全球科技巨頭而言,之間的競爭不僅僅是某項技術、某個領域的競爭,更多是生態圈與生態圈的競爭。目前科技巨頭均已利用稟賦優勢打造屬于自己的生態圈基本形態,已基本完成“人工智能+”生態的基礎設施布局。
隨著科技巨頭在AI+醫療的基礎層和技術層布局逐步完善,在應用層的布局也開始發力。目前正在醫療行業應用布局的大公司主要有四家:IBM、谷歌、微軟、百度。
目前,中國AI+醫療產業處于起步階段。2016年是全球人工智能元年,也是我國人工智能元年。資本對AI+醫療的追捧,多家創業公司順利獲得融資。其中,成立僅半年的碳云智能在A輪獲得10億元的融資。隨著全球科技巨頭陸續將人工智能平臺開放,將有效彌補我國在底層方面的積累不足,各個細分領域的AI+醫療創業公司將受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