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界動態 > 漫談中美無人駕駛技術差距(上)

        漫談中美無人駕駛技術差距(上)

        作者: 時間:2017-02-09 來源:網絡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2/343804.htm
        blob.png

          ↑芯片實物放大圖

          以上,汽車感知傳感器技術方面,受美國政府持續扶植影響,美國的技術優勢最明顯。

          不過由于全球供應鏈一體化的影響,加上中國是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相應的技術還是逐漸應用到了國內的概念車上,比如上汽、長安等車廠。而且國內院校比如同濟大學和清華大學也參與了相關技術研究,因此中國加速追趕并不是不可能的。

          

        blob.png

          ↑裝備激光掃描儀的上汽iGS概念車在廣德試驗場進行測試

          

        blob.png

          ↑長安汽車的概念車

          

        blob.png

          ↑同濟大學與奧迪汽車組成聯合實驗室

          

        blob.png

          ↑奧迪汽車聯合同濟大學在上海的道路上測試無人駕駛概念車

          2.汽車控制執行技術

          a. 電子線控剎車(Brake By Wire)

          電子線控剎車(Brake By Wire):這個線傳操控系統的出現可以說最主要的誘因就是電動汽車的出現。因為傳統剎車系統需要通過發動機的工作建立制動助力所需的真空助力。是的,剎車也是需要助力的。如果大家家里有車可以試一下,在發動機熄火的情況下,最多可以深踩3次剎車。再踩的話就會覺得剎車踏板特別硬,幾乎無法靠人力踩動。

          如下圖就是傳統剎車系統所需的真空助力器和傳統系統和電子線控剎車系統(又稱電子液力剎車系統EHB)系統對比圖。可以看到真空助力器是一個非常大的家伙,你可以很容易在發動機艙內找到它。當駕駛者踩下剎車踏板時踏板連接的推桿將力傳遞到真空助力器。真空助力器是一個通過大氣壓和真空之前的壓力差將力矩放大然后傳送給液壓制動總泵進行制動的裝置。真空源是由發動機的負壓產生的(發動機吸入空氣的時候會產生負壓,但不是所有的發動機都能夠找到真空源,比如渦輪增壓發動機)。

          由于采用氣壓差來放大力,因此其體積必須做的很大,占空間又不容易布置。電動車或者純電行駛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由于沒有發動機或者發動機不工作,無法獲得穩定的真空源。一種方法是使用電子真空泵。但是電子真空泵需要持續運轉,比較耗油。另一種更加智能的方法就是使用電子線控剎車系統。傳統的剎車系統(第2圖上半部分)駕駛者踩剎車踏板,通過推板經過真空助力器放大力矩給到制動總泵。制動總泵驅動液壓系統傳遞剎車力到ABS/ESP剎車防抱死/電子穩定系統控制器。ABS/ESP再根據車輛狀況把剎車力分配到四個車輪。

          

        blob.png

          傳統剎車系統所需的真空助力器

          

        blob.png

          傳統剎車系統和電子線控剎車系統對比圖

          那么EHB系統基于電機的剎車助力器到底是什么樣子的呢?

          (未完!!待續!!)


        上一頁 1 2 3 4 5 下一頁

        關鍵詞: 無人駕駛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康保县| 慈利县| 竹北市| 讷河市| 浮山县| 青田县| 仲巴县| 铜川市| 玉田县| 金山区| 繁昌县| 洞口县| 靖安县| 凤冈县| 牟定县| 台东县| 高清| 灵石县| 石景山区| 铜川市| 阳信县| 平遥县| 汶川县| 沭阳县| 宝鸡市| 铁岭县| 炎陵县| 德安县| 兴仁县| 安溪县| 鄯善县| 贵溪市| 凤冈县| 牟定县| 双辽市| 北票市| 潮州市| 武冈市| 剑河县| 西充县| 金塔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