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海思:NB-IoT是推動物聯網的第一張多米諾骨牌
“廣域物聯網是打通物聯網連接的多米諾骨牌。”華為海思分析師王治國先生稱:物聯網金蛋目前沒人打下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1/343254.htm一位英國人做了一個實驗,有13張骨牌,每塊比前者大50%,那么,第13塊骨牌的能量是第1塊的20億倍,第32張骨牌有美國帝國大廈的高度。可見,若讓物聯網骨牌倒掉,第一你必須有創新,不僅是芯片和模塊的價格功耗尺寸降低,還要有新的應用,例如中國水管網漏水率是40%,?如果能改善,花些錢也是值得的。
骨牌第一需要動能,哪怕是用手指輕輕彈動一下第一張小骨牌。第一張物聯網多米諾骨牌需要兩個關鍵要素:標準和生態。可見,“全新的NB-IoT蜂窩通信技術可謂是開啟物聯網大門的鑰匙。”
例如,輸油管道會漏油,過去靠光纖或人力檢測,成本高昂或費時費力,采用了NB-IoT低功耗方式可解決。
希望大家各司其職,把物聯網做起來。華為做NB-IoT的根基。一推一拉,要造勢,華為提供相關的開放實驗室。
在生態方面,俄羅斯人J.Grinnel(格烏司)在上世紀初提出了生態位(niche)法則(注:又稱格烏司原理,或價值鏈法則。意思是盡量在少重疊的生態位中生存發展。錯開生態位的主要途徑是利用自身的優勢,形成自己的特點,各自行程自己的特色,使自己的生態位不與同行重疊,在時長得到最大的利潤。
物聯網生態系統遠比智能機生態系統復雜,NB-IoT系統架構涵蓋了從標準框架到生態系統,可見,NB-IoT基礎設施對構建物聯網生態至關重要,基于NB-IoT的應用拓展將潛力無限。
通過一推一拉,可使NB-IoT生態不斷前行。一推:通過打造NB-IoT產業氛圍和解決方案能力,以造勢行程產業推力;一拉:通過引導NB-IoT需求以形成拉力,直至產業落地。
華為有全球IoT開放實驗室,促進NB-IoT行業伙伴發展。
NB-IoT方面的應用案例有使能智能停車和車位貨幣化變化。
至此,電子產品世界編輯再補充一些內容。為何華為熱衷NB-IoT?這要把時間推移到2014年9月,華為以2500萬美元收購了英國物聯網研究機構Neul。如今,在此基礎上的華為NB-IoT基于3GPP標準演進而來,并被中國政府/中國移動接納。
除了NB-IoT,還有LORA等標準與之競爭,Semitech半導體與中國的中興等主推。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