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力系統動態仿真準確度的分析
Ko ster ev 于1999 年8 月發表了一篇關于仿真驗證的文章, 用動態數據庫對WSCC 系統1996 年8 月10 日重大停電事故進行重現, 并與現場記錄的曲線比較, 結果非常令人遺憾, 即: 現有的模型和參數不能正確地仿真出電力系統故障時的動態行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69.htm研究人員設法修改仿真中使用的模型, 在加入了AGC 模型、直流輸電控制模型, 修改了汽輪機調速器模型、電壓控制模型后, 仿真得到的系統頻率和電壓變化曲線與實測曲線比較接近, 但是, 系統振蕩仍不能從仿真中得到, 最后修改了功率送出端( 加拿大側) 的負荷模型: 從靜態指數模型改為動態電動機模型, 或從指數模型改為恒功率模型, 振蕩就可以從仿真中得到??梢? 電力系統負荷模型和控制系統參數關系密切、相互交織, 它們在電力系統動態仿真和實際控制中, 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如果在確定PSS 參數時, 采用了正確的負荷模型, 將PSS 參數整定得合適, 系統很可能不會這樣輕易地振蕩起來。
分析和提高電力系統動態仿真準確度是非常緊迫和極其重要的課題。建議選擇一個較小的獨立電網( 如尚未聯網的福建電網或山東電網) , 在其主力發電廠和樞紐變電站安裝GPS 同步采樣的動態記錄裝置, 配以SCADA 系統測量、記錄的故障前穩態, 事后分析的故障點、故障形態( 故障類型、短路容量) , 就可以得到一套完整的驗證仿真準確度的數據。只有結果與實測曲線吻合的仿真才能作為系統研究的工具。
對動態電力系統對動態電力的模糊認識是不可能長期被容忍的, 盡早充分了解電力系統的動態本質, 將為電力系統的正常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