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界動態 > 解析特斯拉何以在無人駕駛界遙遙領先?

        解析特斯拉何以在無人駕駛界遙遙領先?

        作者: 時間:2016-12-28 來源:華爾街見聞 收藏
        編者按:特斯拉通過海量數據的機器學習使得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成真,科技公司通過搜集數據來自我進化本無可厚非,但界限在哪?

          自2014年開始配置Autopilot系統,帶來了針對的激烈爭論,甚至造成了數起案件,同時給各國的監管機構帶來了無盡的麻煩。但真正的無價之寶是——數據。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42129.htm

          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內,通過首代自動駕駛系統Autopilot系統已收集了全球各種道路、天氣條件下行駛的超過13億英里的數據,并且“幾乎全部數據”都可以用在第二代Autopilot上。

          于10月發布Autopilot 2.0,并宣布目前特斯拉工廠生產的所有車型(包括未來的Model 3)都已具備了進行完全自動駕駛的硬件基礎,并且,特斯拉還特別說明,在此硬件基礎上進行的自動駕駛其安全性有了空前提升,比人類司機要靠譜得多。據36Kr介紹,

          車身四周一共加裝了八個攝像頭,提供360度環視功能,最遠能夠測量250米范圍內的物體。除了攝像頭,特斯拉還加裝了12個超聲波傳感器,對視覺作補充,能夠探測到比此前系統遠一倍距離范圍內的軟硬障礙物。此外,特斯拉車前還有一個增強版的前向毫米波雷達,能夠在惡劣的雨、雪、大霧、揚塵天氣下工作,也能探測到前方車輛。

          為了處理上述傳感器收集來的數據,特斯拉還為所有車輛配置了一個全新的車載電腦,其計算能力比上一代強40倍之多,運行特斯拉基于深度神經網絡研發的視覺系統、聲納與雷達系統軟件。特斯拉表示,這套系統對世界的丈量精度是人類憑自己的感官無法達到的,它能同時在各個方位進行探測,其覆蓋的波長頻段也比人類要豐富得多。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的高級信息科學家Nidhi Kalra指出,“特斯拉毫無疑問已經奠定了巨大優勢,他們可以從廣泛的經驗中學習,以絕塵的速度把那些還試圖通過訓練車手和員工來改進的公司拋在身后?!?/p>

          所謂數據為王,在自動駕駛領域尤是。Kalra指出,“(自動駕駛的)車輛必須通過數億英里,甚至數百億英里,來證明他們的安全。”而擁有的數據越多,算法就能夠更快的自我學習。

          但需要指出的是,已搜集的13億英里數據覆蓋所有安裝Autopilot的車輛,包括Autopilot沒有激活在“影子模式”下運行的里程數,即通過傳感器來追蹤真實世界的數據。Autopilot真正激活狀態下的里程數大約是在3億英里。

          手握如此海量的“數據汪洋”,其增加的速度也是驚人的。此前5月,加裝Autopilot和激活狀態下的里程數分別是7.8億英里和1億英里。也就是說,在短短半年時間內,兩項數據就增加了一倍和兩倍。

          與同樣深度布局的Google、Uber、通用等橫向比較來看,特斯拉更是憑借海量數據優勢一騎絕塵。截至10月底,Google共收集了350萬英里的數據,這其中包括220萬英里的自動駕駛狀態數據和130萬英里的人工駕駛數據,也就是說,特斯拉現在每天收集上來的數據比Google自2009年開始車測試以來收集的還要多。Google目前以50輛原型車以每周2.5萬英里的速度搜集著數據。

          此外,Uber和通用也都開始在街道上部署“艦隊”來測試無人駕駛車輛,以搜集相關實驗數據,但不得不說已被特斯拉拋在身后。

          成也數據 敗也數據?

          在特斯拉正通過海量數據的機器學習以使得真正意義上的無人駕駛成真的同時,Uber卻再次因為數據惹了禍。科技公司通過搜集數據來自我進化本無可厚非,但界限在哪?

          本月,一名Uber前員工提出訴訟,指控Uber并沒有“重視數據保護”。他稱,Uber在乘客不知情的情況下,收集了每位乘客的訂單信息、姓名、電子郵件、上車地點、付費數額、設備類型和其他信息。同時,Uber允許所有員工擁有權限,能夠實時追蹤“高級政治人物、明星甚至Uber員工的熟人(包括前男、女友和前配偶等)”有關訂單數據。

          事實上,早在兩年之前,自從“上帝之眼”(God View)誕生以來,這樣的爭論就從未停歇。所謂“上帝之眼”,不僅可以顯示Uber司機的車輛位置,乘客叫車、上車、下車地點,而且使用過Uber的乘客,只要在GPS打開的情況下,即使在行程結束以后仍能夠被隨時追蹤到。

          不過必須說明的是,在Uber中國的iOS版本上,定位已經可以選擇“永不”“使用應用期間”以及“始終”。而在其他很多國家的版本中,Uber應用對提供給用戶的位置分享授權則只有“永不”和“始終”兩個選項,這意味著即使用戶沒有打開App,Uber也可以共享用戶的位置信息。對此,Uber近日回應稱,“定位追蹤問題是由iOS操作系統本身引起的,而不是由其App所造成的結果?!?/p>

          數據泄露并不僅僅是出行分享工具會遇到的問題,實際上,用戶們早已“無路可逃”。

          12月10日晚間,京東被媒體爆料有12G的數據遭泄漏,外泄數據包括用戶名、密碼、郵箱、QQ號、電話號碼、身份證等多種信息。

          12月14日,雅虎再爆數據泄露事件。雅虎稱又發現一起大規模黑客攻擊事件,導致10億用戶帳號在2013年8月被盜。這成為有史以來最大規模的網絡帳號被盜事件。



        關鍵詞: 特斯拉 無人駕駛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周口市| 镇安县| 普陀区| 洱源县| 那坡县| 乐平市| 江北区| 满城县| 孟津县| 安丘市| 内江市| 梁河县| 黎平县| 海淀区| 股票| 邳州市| 临江市| 北票市| 航空| 黄骅市| 汽车| 册亨县| 濮阳市| 新巴尔虎右旗| 惠安县| 育儿| 甘泉县| 永定县| 安西县| 苍山县| 张掖市| 来凤县| 斗六市| 九江市| 钟山县| 乌恰县| 喀喇| 启东市| 富阳市| 内乡县| 都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