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副部長劉利華表態5G:研發和標準同步推進
在12月3日的“未來5G信息通信技術峰會”的第二天,工信部副部長劉利華發表致辭,對5G發展提出四點建議。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41159.htm2016年以來5G在全球研發速度加快,實驗室與外場試驗陸續展開。今年1月我國明確了5G實驗頻率,全面啟動了5G技術研發實驗,并邀請國內外企業共同參與到其中。目前,在國內外移動通信設備制造商、運營商和科研機構的通力合作下,第一階段測試工作已順利完成,第二階段測試規范也已發布。
劉利華表示:“我們很高興地看到華為、愛立信、中興、大唐、諾基亞和上海貝爾、三星、英特爾等國內外系統設備廠商完成了第一階段的關鍵技術測試。”
目前,5G標準化工作已經全面拉開序幕,研發與實驗工作也已進入到攻堅階段,劉利華提出了四點建議。
一是推動形成全球統一標準。國內產業鏈要繼續在ITU、3GPP等國際標準組織和機制框架下,協同國內外產業界全力推動5G全球統一標準的形成,同時加強頻率協調,力爭形成更多全球統一的5G工作頻段。二是加快推進5G技術、標準與產品研發,針對無線傳輸和新型網絡架構攻克關鍵技術,以實驗帶動研發。三是加強國際合作,引導企業開展跨國家和地區的實質性合作。四是進一步加強5G與工業互聯網、車聯網、物聯網等融合創新的研究,開展關鍵技術產品研發與應用示范驗證,支持電信企業與互聯網企業行業用戶加強合作,積極探索和發展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和新模式。
同時出席會議的中國移動李正茂副總、中國電信真才基副總、中國聯通劉韻潔院士等運營商代表也提出了5G跨領域協同創新、協同管理、協同推動的設想。會議還邀請了“核高基”、“集成電路”、“寬帶移動通信”等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總師到會演講,從國家重大專項的部署與落地、產業聚集區域的無線通信網絡基礎設施、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發展現狀等角度出發,全面探討了國家重大專項對于5G技術的推動。
物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是5G的兩大驅動力,而5G與各行各業的融合發展也將成為一個明顯的主流發展趨勢。一些擁有敏銳嗅覺的企業已果斷地將5G對于物聯網、車聯網、移動互聯的支持作為技術研發的重點。
峰會上,寶馬中國服務有限公司研發中心車輛數字化高級經理張石表示,從2012年開始,寶馬就已高度關注互聯駕駛技術,經過幾年的發展已累計了近60萬互聯駕駛用戶。預計到今年年底,寶馬在全球44個汽車市場上將擁有大約600萬車聯網汽車。
中德工業4.0產業聯盟主席周向前博士表示,5G的速度恰恰是工業4.0真正能獲得重大生命力的一個前提條件,當萬物互聯的速度已經遠遠高于數據處理速度的時候,這個時候的萬物互聯才是有意義的。
作為產業鏈上游,高通工程技術副總裁范明熙博士表示,高通在積極推動全球統一標準5G NR的實現,“我們在關鍵技術的選擇上,充分考慮工業互聯網和海量物聯網所要求的高可靠性和超低時延,以及可靠的實現方式。高通目前宣布推出覆蓋毫米波、6GHz以下、和頻譜共享等多個5G NR原型系統和試驗平臺,支持業界早期的驗證和試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