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曉波:樂視的困境是賈躍亭給自己出的難題
在當今的中國市場,要支撐一家千億市值的公司,最核心的一點是,你能否在一個萬億級行業中,奪得第一名的位置。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1/340176.htm以此為標準,樂視過去幾年最大的成功,是它在電視機領域所斬獲的戰績。
電視機業務,離樂視起家的內容分發能力最近,賈躍亭抓住了智能電視的風口,創造性地發明了新的營銷模式,在這個著名的“紅海”中,殺出了一條血路。目前,樂視超級電視的市場份額領先于所有的對手。
在當今中國,彩電的年銷量約1.6億臺,以行業產值計,是手機的1.3倍。毫不夸張地說,樂視在電視機同行中造成的核彈震撼,一點不遜色于三年前小米在手機行業中的效應。
可惜的是,賈躍亭在樂視的王冠上,手忙腳亂地鑲上了太多的大小、真假寶石,數以百計、讓人眼花繚亂的發布會反倒掩蓋了真實的樂視。
四
之所以會出現如此戲劇性的景象,是因為,賈躍亭的野心不止于電視。
他的現今困局,不在于激進,不在于會不會成為下一個德隆,而是他給自己出了一個很大的難題。
這個難題,就是樂視所標榜的戰略——打造軟硬合璧的生態鏈。

賈躍亭的理想是:“依托全新的互聯網生態模式,打破邊界、生態化反、蒙眼狂奔,創立互聯網生態經濟這一全新的經濟形態。”
在他的解讀中,生態經濟具有三大特征:價值重構、共享和全球化,最終由此形成由垂直閉環的生態鏈和橫向開放的生態圈組成的完整生態系統。
這些花俏名詞的背后,是一次無比兇險的戰略冒險,成則天堂,敗則地獄。
在經典的互聯網領域,生態鏈模式并不是一個陌生的戰略,微軟、Google、蘋果,以及中國的騰訊、阿里,都是生態體系的建設者。然而,在全球范圍內,迄今尚沒有一家公司,能夠在硬件的意義上實現生態化。
其最大的困難是,沒有一家硬件公司能夠壟斷技術的迭代,從而控制消費者的購買轉移,而硬件互聯的技術遠未成熟。即便在不遠的將來,萬物互聯成為事實,其中的公司生存及競合模式,仍然是一個未知數。
如果生態互聯不能實現,那么,樂視所有的產業布局,從電視機、手機、汽車、金融——據說最近它還進軍地產和智能家居,就是一個又一個的孤島式戰場。每個戰場上的對手,無論在資本、技術、人才和品牌積累等方面,都大過年輕的樂視好多個級別。

古往今來,大小英雄,皆成于野心,敗于野心。
十二歲的樂視,也許還將在懸崖邊“蒙眼狂奔”。在中短期的觀察中,若它在智能電視市場上能夠繼續保持優勢,那么,公司的核心價值及成長能力仍然存在,剩下的,便只有一個懸念——
賈躍亭能不能解答他給自己出的那個難題,以及,他有沒有那樣的好運氣。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