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中國發展存儲器產業 觸動了韓國的神經?

        中國發展存儲器產業 觸動了韓國的神經?

        作者: 時間:2016-11-08 來源:網絡 收藏
        編者按:中國作為一個制造大國和電子設備消費大國,對于存儲的渴求是前所未有的,過去幾年內中國正在大舉發展半導體,密集的推出相關的存儲產業園布局和建設,雖然大力發展存儲業面臨的挑戰巨大,但對于中國半導體產業來說,存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多艱難也要砥礪前行。

         中國大陸存儲將面臨更大壓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1/339819.htm

          從上面的介紹中我們得知,存儲產業主要由DRAM 和FLASH 兩種產品組成。而在這兩方面,韓國兩家企業都有領先的優勢,這些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首先從成本上分析一下。

          研究機構Bernstein Research 表示,存儲產業為典型資本密集與技術密集產業。先從資本談起,光土地、廠房不含設備,可能就得耗掉32~42 億人民幣,研究機構Bernstein 預估,若要取得DRAM 或NAND Flash 其中一個市場的一席之地,至少需15% 左右的市占,以2014 年第四季產能來估算,一個月產出得達20 萬片(資本支出大約在200 億美元,約1352 億人民幣左右)。

          在追逐市占的過程中,若產能一個月增加到20 萬片的幅度,市場將出現超額供給,對于初期生產成本較高的新進者而言,價格會掉到成本以下,新進者即便前面16~ 24 個月之間投入200 億美元以上的資本支出,十年內仍會落后產業先進者一個世代以上。

          Bernstein 預估,新進者投入DRAM 產業,將得承受前面十年400 億美元(約2703 億人民幣)的虧損,投入NAND 產業前面十年也要有面臨350 億美元(約2365 億人民幣)損失的心理準備。

          因此從資金投入上看,對中國存儲產業的發展就是一個大挑戰。雖然有國家的支持,但這也是一筆不少的支出。

          其次就是技術。

          我們知道三星和SK 海力士能夠從諸多競爭對手中突圍而出,除了其雄厚的資金做支持外,他們在技術上面的積累也異常重要。韓國半導體業界普遍認為,中國大陸在DRAM 和NAND Flash 的技術與三星電子和SK 海力士的技術相差甚遠,難以在短時間內趕上。

          這不但體現在其技術、基礎積累,更體現在其專利上。三星等企業已經在方面布下了嚴密的專利網,對于中國企業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

          很多國內媒體認為,3D NAND Flash 會是中國的突圍方向。我們不妨來看一下這方面的差距。

          現在各家半導體大廠的3D NAND 技術早已如火如荼在開發中,目前進入32 層堆疊技術,業界都認為2017 年下半是3D NAND 產能大量開出之時,目前看來時間點是對的,但各家半導體大場面臨的考驗恐怕會比預期艱巨數倍。

          過去平面NAND Flash 芯片朝兩方面前進,一是陸續有SLC 、MLC 、TLC 型NAND Flash 芯片的演進來提高儲存容量并降低成本;二是制程技術不斷往前,目前已經進入18/16/15 納米制程,但無法否認的是,技術前進的同時,其NAND Flash 的氧化層越薄,芯片可靠性是遞減的,因此需要用額外的方式來增強效能,這又使得成本提升,因此,平面NAND Flash 技術已無法滿足市場需求,開始進入3D NAND 時代。

          進入3D NAND 技術后,制程技術的演進成為其次,堆疊層數才是重點,層數越高會使儲存容量越大。不過,當堆疊層數越高時,各層對準的技術就很困難,定位技術必須做的好,因為堆越高會越難對準。

          三星曾對外表示,不久將來會看到100 層堆疊的技術出現。根據業界進度,2017 年3D NAND 技術會到80 層,2020 年到100 層,至于3D NAND 技術的堆疊極限在哪里里,各界也有不同的看法,有人甚至認為可堆到200 層,但以目前技術挑戰而言,真的堆疊到200 層,恐怕對準的精準度是很大考驗,可能良率也不見得太好,即使是2020 年到100 層,恐怕難度都很高。

          三星在3D NAND 技術世代上仍是龍頭廠,是全球第一家量產3D NAND 技術的半導體廠,技術演進也最扎實。三星在2013 年推出24 層疊的3D NAND 芯片,之后32 層堆疊、48 層堆疊的芯片陸續問世。

          三星計劃今年第4 季轉進第四代64 層堆疊技術的3D NAND 芯片,估計每片晶圓的儲存容量再提高30% ,意味成本持續下降,三星也對外指出,100 層堆疊以上的技術不是夢。

          而在DRAM 方面,同樣以三星為例。

          BusinessKorea 31 日報導,半導體產業透露,三星內存部門今年初量產18納米制程DRAM ,準備在明年下半生產15 、16 納米DRAM 。同時,該公司將拉高18 納米DRAM 占整體DRAM 的生產比重,目標明年下半提高至30~40% 。相關人士說,明年三星10 納米等級DRAM ,將占整體DRAM 生產的一半。

          研究估計,當前三星DRAM 生產以20 納米為主、占82% ,18 納米僅占12% 。

          三星制程微縮進展比原先預期更為快速,內存部門主管Chung Eun-seung 2015 年初暗示,2020 年將量產10 納米等級DRAM ,如今看來,應該2019 年初就能達成目標。

          本身三星的SK 海力士的發展是由韓國政府在背后的支持而發展起來的,在中國在效仿韓日,想打造自己的存儲產業的時候,甚至用九倍年薪從韓國挖人,積累技術儲備的時候,上任以來一直在打擊三星的樸槿惠政府這時候走出來支持三星和SK 海力士,無疑釋放出了一個明顯的信號,政府支持三星和SK海力士對抗來自中國的威脅,雖然十幾億人民幣的基金跟中國上千億的基金規模沒得比,但是由于其本身的技術積累,對于中國存儲來說,韓國政府的這個做法,也會讓其感到不安。

          難道當年韓國打擊臺灣DRAM 發展的故事又將重演?

          在2008 年金融海嘯發生以后,當年臺灣DRAM 技術的主要來源無能力投入更多的資金進行研發之時,三星李健熙逮到機會,執行三星最常用的逆勢投資法,在臺日兩國停止投資后,反而增加資本支出、強化研發支出,加速推進制程技術及價格戰,這也造成后來爾必達及臺灣DRAM 廠紛紛宣布破產下市。

          中國在各個方面技術還不如臺灣的情況下,這下在面臨的挑戰無疑是更加巨大了。

          雖然面臨的挑戰依然巨大,但對于中國半導體產業來說,存儲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因此多艱難也要砥礪前行。中國大陸或可繼承臺灣未竟之事業,打造真正的中國存儲。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存儲器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米脂县| 宣威市| 靖远县| 麻城市| 藁城市| 巢湖市| 资兴市| 邹城市| 华宁县| 福鼎市| 德格县| 芦溪县| 清水河县| 湾仔区| 康乐县| 黄冈市| 汉沽区| 文登市| 敖汉旗| 尉氏县| 嘉义市| 密山市| 乐山市| 廊坊市| 黑龙江省| 北碚区| 温宿县| 晋州市| 依安县| 泰州市| 慈溪市| 如东县| 靖州| 镇安县| 静宁县| 揭西县| 渝北区| 镇江市| 尼木县| 韶山市| 东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