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揭秘5G毫米波:3大天然缺點

        揭秘5G毫米波:3大天然缺點

        作者: 時間:2016-10-24 來源:半導體行業觀察 收藏
        編者按:未來的流量需求很瘋狂,根據香農定理,毫米波有足夠的帶寬,成為5G無線的必然,但是一直以來爭論不休,主要的焦點集中在毫米波的天然缺點:信號衰耗大、易受阻擋、覆蓋距離短等。

          毫米波將應用于未來Small Cells和網絡回傳。有機構預測,到2019年,毫米波將替代20%的LTE回傳,大大節省昂貴的光纖網絡部署。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0/311737.htm

          這幾天,各大廠家關于毫米波的好消息紛至沓來,包括華為在溫哥華完成毫米波外場測試,愛立信與at&t公開演示毫米波可行性,高通發布支持28GHz毫米波的基帶等。

          什么叫毫米波?嚴格的講,毫米波頻率為30GHz至300GHz,對應波長分別為10mm到1mm。在移動通信領域,通常把24GHz-100GHz稱為毫米波。

          關于毫米波,一直以來爭論不休,主要的焦點集中在毫米波的天然缺點:信號衰耗大、易受阻擋、覆蓋距離短等。

          但,這些問題是可以克服的。

          不懂氣象知識的工程師不是好通信工程師

          無線信號通過大氣傳播時,由于無線信號的吸收和散射,會產生信號衰減,我們用dB/km來定義信號的衰減程度。

          通常認為,無線信號頻率越高,傳播損耗越大,覆蓋距離越近。但是,在毫米波這里有些例外。

          毫米波在大氣傳播中主要受氧氣、濕度、霧和雨的影響。

          氧氣

          關于氧氣的影響也不是一概而論的,不同毫米波波段受氧氣的影響是不一樣的。比如,60GHz必須承受約20dB/km的氧氣吸收損耗,而28GHz、38GHz與73GHz情況就好多了,這也正是目前一些運營商將28GHz定為主要測試對象的原因。



          毫米波頻率范圍的大氣吸收率(以dB/km為單位)

          濕度

          相對于氧氣,濕度對于毫米波的衰減影響較大。在高溫和高濕度環境下,其信號在1公里內可衰減一半(3dB/km)。和濕度同理,毫米波在通過霧和云層時,也會產生衰減。

          雨

          雨是毫米波最大的敵人。極端情況下,在特大暴雨天氣下(降雨強度為50毫米/小時),毫米波傳播損耗可達到18.4dB/km。

          所以,毫米波真正面臨的最大問題是——天氣。這是個靠天吃飯的家伙,但通信網絡講的是穩定可靠,靠天吃飯這種事太不靠譜,怎么辦?

          辦法是有的,現在有請網絡規劃工程師閃亮登場。

          雖然暴雨會引起毫米波信號大幅度衰減,但是,只要做好足夠的鏈路預算,并不會導致毫米波數據鏈路中斷。我們在進行網絡規劃時,可根據不同地區的歷史最大降雨量來預算毫米波無線鏈路損耗,確定毫米波的最大傳輸距離。

          也就是說,以后的網絡規劃工程師一定要和氣象局通力合作,要收集各個地方歷年降雨量歷史數據,才能干好網絡規劃。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信工程師是也。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5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莲花县| 兴安盟| 师宗县| 汝南县| 仪陇县| 湖北省| 普定县| 南安市| 大埔区| 泰州市| 陆良县| 黄大仙区| 尼木县| 根河市| 福安市| 和平县| 莒南县| 拉孜县| 锦屏县| 金沙县| 三穗县| 谷城县| 固镇县| 丹阳市| 东宁县| 昔阳县| 资阳市| 新化县| 长海县| 阿坝| 靖西县| 陈巴尔虎旗| 肥西县| 谢通门县| 灌南县| 上思县| 阿克| 齐河县| 都兰县| 当涂县| 汝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