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斯克眼中的人工智能:最期待實現AI民主
最近麻煩纏身的“鋼鐵俠”ElonMusk(伊隆·馬斯克)日前接受了YC合伙人SamAltman的采訪,由雷鋒網根據采訪視頻整理成文,原標題《ElonMusk:改變世界大多數時候不需要一個博士學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0/310742.htmYC:我們今年想聊一下關于你對未來的看法,以及人們應該超哪些方向努力。你有一個說法很有名,你說你年輕的時候認為世界上有5件最重要的事情要做,假設你現在是22歲,你覺得那五件事都是什么?
ElonMusk:首先,我覺得如果有人在做一些能讓社會受益的事情,這件事總體上應該都是有價值的。不一定需要“改變世界”,只要為人們創造了高價值,哪怕是一個游戲或者幫人們更好地分享照片,如果能惠及足夠多人,哪怕只是微小的進步,我覺得都是有價值的。

但是說回什么東西對未來的人類影響最大?我覺得還是AI,AI是我們在較近的未來需要認真對待的東西。
讓AI發揮正面作用是未來至關重要的事。關于AI可能的危害我們已經談論太多次,現在我們需要真的makeitright了。所以,從事AI工作并確認它“正確地工作”是未來第一重要的事情。
第二重要的事情是基因工程。如果可以用基因重組的方式預防癡呆或者阿爾茨海默病,我覺得會非常有價值。
另外,想辦法連接大腦會很重要,我們現在大腦和外界的交互太局限了(大腦的能力沒有很好的輸出),我們大腦的能力是超過email、電腦、手機或APP的,我們本來就是超人。
YC:時下年輕人中有一種很流行的說法:“我想成為ElonMusk”,你是年輕人的精神偶像。你覺得你年輕的時候做了哪些事情讓你有現在的影響力?
ElonMusk:首先我得說,我志不在此,我無意成為誰的偶像。
實際上,25年前我在大學的時候就開始想這5件事了:移民外星球、可持續能源、互聯網、基因改造和AI。一切是從我大學時候幫忙做電動汽車開始的,那時候我在實習,任務是研究電動車的電池容量會不會有突破性進展。后來去了斯坦福讀博士,課題也是這個,但1995年我申請了退學,創辦了一家互聯網公司,因為當時確實覺得互聯網技術處于一個劇烈的變革期,而我不想做一個旁觀者——我當時也并不確定我的研究課題一定能行得通。
你可以拿很多專業的博士學位,但這些都可能對當下世界的發展沒有實質的影響,而我當時一遍遍問自己“到底什么才是有用的”,我只是想做一個有用的人。
YC:現在如果人們想做一個有用的人是不是需要讀一個博士學位?
ElonMusk:大部分都不需要。
YC:怎樣才是“有用”的有效路徑?
ElonMusk:只有很少一部分能work,大部分路都會通向失敗。
YC:人們怎樣才能找到能發揮他最大價值的路徑?
ElonMusk:我覺得你可以估算一下,你要做的這個事情會對目前的狀況有多少改善,能影響到多少人。要么對少數人產生非常大的影響,要么對多數人產生非常小的影響,最后計算的其實是這兩個數字的乘積。
YC:你決定創辦SpaceX的當時,這個舉動看起來應該非常瘋狂。
ElonMusk:非常瘋狂,這一點我不諱認。如果開公司是為了實現最好的可控風險下的回報,那開這家公司本來就是一個瘋狂的決定。不過那本來就不是我想要的。
我當時想到的是,如果沒有人對太空科技做些改進,人們會永遠被困在地球上。而最大的太空科技公司都沒有興趣去做徹底的創新,他們所想做的只是讓那些陳舊的科技每年變好那么一點點。而事實是,有的時候科技甚至隨著時間會變得更糟,尤其是火箭技術,1969年的時候,我們就可以登上月球,而之后空間站卻只能把人送上近地軌道,再之后空間站都退休了。
人們有時候會覺得科技會隨著時間自己變好,但實際上并不是的。只有當聰明人付出瘋狂努力的時候它才會變好,如果沒有這些努力,實際上科技是會退化的。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