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星手機電池爆炸 炸出國內隱形巨頭
技術:源自貝爾實驗室,關鍵改良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310371.htmATL成立以后,曾毓群帶著資金飛到美國,購買了美國貝爾實驗室的聚合物鋰電池的專利授權。
這也讓ATL的技術,獲得了諸多大手機品牌的青睞。
但買到技術后,ATL發現,貝爾的技術做出來的電池容易鼓包變形。當曾毓群再去詢問貝爾高層,得到的答案是確實如此,貝爾對此也沒有解決方案。當時全球二十幾家企業購買了專利授權,但都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但ATL后來解決了這個問題,這也是后來ATL能夠發展起來的重要原因。
據悉,曾毓群從美國回來后夜不能寐,趕緊研究這個問題如何解決。后來從改變電解液成分入手,讓生產電池溶液的企業弄出了七個新配方,排除了原本配方里面低沸點的化學物質,造出來的電池就不鼓包了。
聚合物電池的好處是可以隨意改變電池的形狀,可以為客戶量身定制電池。加上本身過硬的技術,ATL開始不斷贏得國內手機廠商的訂單,逐步發展做大。

新能源科技集團架構
被TDK收購
ATL是一家中國公司,但從資本角度上看,ATL是一家日本控股的中國公司。ATL的大股東是日本電子原材料及元器件制造商TDK,也就是新科的母公司。
ATL的發展還算順風順水,2002年6月份,ATL實現了當月盈利,且當年實現了盈利。同年,ATL進行第一輪融資,風投機構是臺灣漢鼎;2003年,又找了第二輪投資,美國凱雷投資和英國3i集團投了2500萬美元。
但后來大股東想要撤資,缺乏資金的ATL必須尋求另外的投資人接盤。當時有兩家機構愿意接手,一家是TDK,也就是新科的母公司;一家是美國公司。最終這部分股權賣給了TDK。
一位ATL內部人士證實:ATL是TDK的子公司,但整個管理團隊大部分還是中國人。應該說ATL盡管被認為是中國企業,但也有濃濃的日本味,這與創始團隊的新科出身有關,也與TDK這個大股東有關。
供貨蘋果
2004年,蘋果找上門,ATL為他們解決了當時鋰電池循環壽命過短的問題。據悉,ATL為蘋果的一款MP3供貨,共計1800萬多個。
隨后,隨著蘋果進軍智能手機行業,ATL也順利成為iPhone電池供應商,直至今天。
如今,ATL已經是高端智能手機首選的電池供應商,三星、蘋果、華為、OPPO等企業都是ATL的客戶。
從規模上來說,ATL如今已經全球最大的聚合物電池供應商。2015年的營收高達百億元。
2011年,曾毓群進行二次創業,ATL的汽車動力部門剝離出來,在福建寧德成立CATL,中文名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CATL則是一家純中資公司。如今CATL成為全球第三大汽車動力公司,僅次于松下和比亞迪。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