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少艾:中國電信欲在6GHz以下首發5G網絡 5G部署三步走
9月7日消息,在今日舉行的“第十七屆中國無線技術與應用”大會上,中國電信集團公司技術部副總經理沈少艾表示:“中國電信計劃利用高頻譜協同,以中低頻為基礎、高頻為補充,同步開展驗證,合力促進推動5G技術落地應用。并規劃到2025年,在6GHz以下頻段首發5G網絡。同時,在轉型3.0的背景下,中國電信迎合5G發展趨勢,結合2025網絡重構,全面開展5G相關研究和測試驗證,計劃分三步進行5G部署。”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296738.htm隨著5G相關技術的成熟,全球5G部署正如火如荼。據了解,3GPP正制定5G標準,滿足eMBB和IOT發展需求;韓國和日本已經宣布在2020實現5G的商用;美國FCC已經發布5G頻譜;Verizon已開展5G技術試驗;我國工信部也正在組織5G的關鍵技術試驗。
因此,沈少艾透露:在轉型3.0的背景下,中國電信迎合5G發展趨勢,結合2025網絡重構,全面開展5G相關研究和測試驗證,計劃分三步進行5G部署。
第一步,至2018年,繼續深入開展5G網絡演進構架與關鍵技術研究及技術概念驗證,依據自身需求提出4G向5G演進技術方案,把握影響技術發展和標準走向,適時開展部分關鍵技術實驗室測試與外場測試。
第二步,2018至2020年,開展4G引入5G的系統和組網能力驗證,制定企業技術規范,為引入5G技術組網提供技術指導,實現部分成熟5G技術的試商用部署。
第三步,2020年至2025年,按照CTNet2025網絡發展目標,持續開展5G網絡后續技術的研究、試驗和預商用準進工作。
在5G頻譜方面,中國電信打算利用高頻譜協同,以中低頻為基礎、高頻為補充,同步開展研究驗證,合力促進推動5G技術落地應用。
近期,中國電信配合工信部完成3.5G頻段兼容性試驗和技術驗證,確定地面與衛星業務干擾規避解決方案,促進3400-3600MHz頻段的頻率釋放;研究WRC-15IMT新頻譜劃分修訂,爭取3300-3400、4800-4900、4400-4500MHz頻段的頻率釋放。同時,重點聚焦24-40GHz頻段、開展WRC-19周期5G新頻譜的研究工作,為我國傾向的候選頻段尋求全球劃分。
預計到2018年,中國電信將實施6GHz以下頻段的5G規模技術試驗和試商用試驗。確定WRC-19新頻段,探索高頻段組網方案,視產業發展情況開展技術試驗。
而遠期規劃到2025年,在6GHz以下首發5G;并以24GHz以上頻譜作為容量頻段,部署高頻段5G網絡,開展45GHz以上頻段的試驗。
此外,沈少艾還介紹了中國電信近期無線業務發展計劃:計劃啟動800M頻段頻率重耕,推進4G全網覆蓋;加速3G話務向4G網絡的遷移;壓縮CDMA載波數量;根據頻譜推進的情況部署以3MHz/5MHz寬帶為主的LTE載波。2017年上半年實現全網覆蓋,使4G網絡服務的覆蓋達到1x網絡的水平。
與此同時,中國電信全面啟動VOLTE建設,部署基于NFV架構的vIMS核心網,依托低頻4G全覆蓋網絡提供VOLTE服務,2017年上半年具備支持VoLTE業務的能力,同步啟動NB-IOT建設,助力LPWA物聯網業務發展。優先考慮在800M上端采用獨立工作模式部署NB-IOT。有業務需求的地區,NB-IOT與800MHzLTE1:1連片組網,提升深度覆蓋、降低干擾風險。
以及依托LTE網絡升級支持eMTC,滿足中速率物聯網業務需求。LTE無線網絡基礎上,升級支持LTEeMTC。核心網可接入LTEEPC或物聯網專有核心網。業界研發進展比NB-IOT略晚,視產業鏈成熟程度,適時引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