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彥宏押注人工智能 百度翻身的唯一機會?
從昨日的百度世界大會來看,創始人、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已經選擇為百度的未來押注人工智能。業界雖然普遍認可人工智能的巨大前景,但直到現在,這一領域仍未誕生殺手級大眾應用。這項技術能否為百度帶來理想中的未來,顯得有些撲朔迷離。
優化現有業務的“萬能藥方”
人工智能是當下世界最前沿的科學技術之一,百度首席科學家吳恩達曾說,人工智能是人類的新電能。
盡管李彥宏與吳恩達可以用很多數據和案例,來證明百度在人工智能技術上取得的進步。但人工智能將用什么方式影響到人類的生活,具體到百度這家商業公司上,人工智能如何幫助其盈利、提高市值,之前并沒有具體的說法。

隨著昨天在百度世界大會上,百度幾大業務線負責人集體捆綁人工智能概念對外推介接下來的發展規劃后,百度人工智能戰略終于顯露出一點輪廓。
在長達一個小時的演講中,李彥宏事無巨細的對百度人工智能的構成、功能、應用案例進行了詳細介紹,并且定調:人工智能是百度核心的核心。吳恩達則從技術和產品的角度對百度人工智能進行了更加詳細的介紹。在下午的五個分論壇中,百度主要業務線負責人更旁征博引,論證人工智能技術將幫助旗下業務實現快速發展。
百度似乎給出了自己的答案:無論是金融+人工智能、O2O+人工智能、國際化+人工智能還是內容生態+人工智能,從百度世界大會傳遞的信息來看,人工智能不是為百度開發另一片新大陸的魔法工具,而是優化百度現有體系內業務的萬能藥方。
以百度金融業務為例,百度高級副總裁朱光介紹,百度的技術基因正全面注入百度金融,“最近我跟Robin探討最大的一個問題,我說我們有很好的百度大腦和人工智能的技術,我認為最有價值、最劃算的做法就是把這些技術應用到金融領域里,金融領域里每提升1%的收益就面臨一個巨大的財富,每降低1%的壞帳,同樣面臨一個巨大的財富。我們的量化投資模型如果做得非常好,就能夠為我們的金融公司帶來更多的收益,我們的風險預警做得非常好,我們就會為證券公司企業債的業務降低很大的風險。”
可以看出,用人工智能技術優化現有業務,幫助其實現快速發展,是百度當前應用人工智能技術的主要方向,雖然看上去不夠酷炫,但這可能是之于百度最實際的選擇。
路徑依賴
人工智能可能是擺在百度面前的唯一選擇。
將人工智能作為百度核心中的核心基于李彥宏對互聯網發展趨勢的判斷:互聯網的上一幕是PC互聯網,這一幕是移動互聯網,而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期已經基本結束,那么下一幕是什么?答案是人工智能。
百度生于PC互聯網時代,憑借搜索技術一舉成為中國互聯網第一梯隊的公司,但是在過往幾年的移動互聯網時代,百度逐漸從曾經的引領者,變為跟隨者。
2014年,李彥宏在參加世界互聯網大會時曾公開表態,“當2012年底到2013年初的時候,我們突然意識到智能手機在中國迅速地普及、給用戶帶來了越來越多的方便,也突然意識到發力已經晚了,也沒有想到PC產品轉移到移動上有太多的坑。”
重金收購91無線是百度補課移動互聯網的開始,此后,在2013年到2014年,百度接連入股了糯米、Uber,以及成立百度外賣、推出直達號等。
移動互聯網涌起的每一波浪潮,百度都曾經參與,但卻是BAT里最晚進入的那一個。這種戰略上的猶疑讓其在競爭中逐漸失去了主動性。
移動互聯網的紅利期已經結束,對百度這個體量的公司而言,做受人歡迎的小工具、小應用并沒有太大意義。而要在這一成熟的格局里尋找一個機會,殺出重圍做出入口級應用獲得億級用戶的機會已經很渺茫。
在移動互聯網的大格局下,百度已經失去奮起直追的機會了,它曾經嘗試通過O2O尋求未來,但最終并未取得理想效果。因此通過人工智能另辟新的戰場,爭奪下一個時代的先發優勢,成為百度尋求的解決方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