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醫療電子 > 業界動態 > 我國基因測序技術在醫療領域前景廣闊

        我國基因測序技術在醫療領域前景廣闊

        作者: 時間:2016-09-02 來源:網絡 收藏

          腫瘤早期篩查市場空間大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9/296419.htm

          我國腫瘤負擔嚴重。每年新發惡性腫瘤病例約為60萬例,按照居民平均壽命74歲計算,我國居民一生患惡性腫瘤的幾率達到22%。根據《2014年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數據顯示,我國全國惡性腫瘤發病率為235.23/10萬(男性268.65/10萬,女性200.21/10萬),死亡率為148.81/10萬(男性186.37/10萬,女性109.42/10萬)。其中肺癌、乳腺癌、胃癌、肝癌為高發癌癥,同時肺癌、肝癌、胃癌的死亡率最高。在癌癥發病率與死亡率方面,我國統計的癌癥發病率遠低于美國,但死亡率與美國癌癥死亡率相當。這主要是因為我國大部分腫瘤患者在診斷時,腫瘤已經發展到了中晚期,所以統計的發病率偏低。

          簡單來說,癌癥可以分為“好治的”癌癥(即預后較好,患者5年生存率較高的腫瘤,例如結直腸癌、乳腺癌等)和“難治的”癌癥(即預后較差,患者5年生存率較低,例如肺癌、肝癌、食道癌等)。比較中美兩國癌癥患者5年生存率數據,我們可以發現“難治的”癌癥患者5年生存率都較低,如何治療這類癌癥是世界性的難題。而“好治的”癌癥,我國患者的5年生存率數據則遠低于美國。如果這類癌癥患者可以早發現、早治療,患者的生存率可以大幅提高。

          根據全國腫瘤登記年報數據,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在0-39歲較低,但是到40歲以后開始快速升高,此后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提高。專家建議應該在40歲開始重視針對腫瘤的健康體檢。相比于傳統的腫瘤篩查方法,基因檢測的腫瘤早期篩查具備靈敏度高,一次診斷可以篩查多個癌癥等優點。隨著技術的成熟和測序成本的下降,基因檢測腫瘤早篩的市場空間巨大。

          腫瘤晚期個性化用藥指導需求迫切

          對大部分早、中期的癌癥,臨床上已經建立了標準化診斷與治療方案。但對晚期癌癥患者,尤其是所有標準化治療都失效的患者,如何診斷與用藥是目前臨床醫學的難點。對這類患者一般采用“超說明書用藥”(Off-lableuse),例如對乳腺癌晚期患者使用肺癌或者肝癌藥物。根據美國TheNationalComprehensiveCancerNetwork估計美國有50%-75%的癌癥治療方案屬于超說明書用藥。但超說明書用藥選擇并沒有相關的診斷方案,更多的是醫生憑借經驗決定用藥的先后順序。但錯誤的超說明書用藥選擇可能導致患者失去本有的治療窗口以及產生不必要的花費。基因檢測由于可以同時檢測多種癌癥相關基因的位點變化,檢測結果往往能與靶向藥物關聯,從而幫助醫生提高超說明書用藥的準確率。美國基因檢測公司FoundationMedicine正是抓住了這一市場需求,開發出FoundationOne和FoundationOneHeme兩個產品。這兩款產品主要針對以下患者:

          ·僅有少量活檢樣品的非小細胞肺癌病人

          ·EGFR,ALK,KRAS均正常的,但癌癥繼續擴散的非小細胞肺癌病人

          ·所有標準藥物均已失效的乳腺癌病人

          ·罕見的癌癥,如骨肉瘤

          ·晚期胰腺癌病人

          FoundationOne和FoundationOneHeme僅有被FDA批準的腫瘤基因檢測方法。近三年來在美國市場獲得了認可。公司2011-2014年收入CAGR達到210%。為此,2015年全球最大制藥公司之一Roche擬出價10.3億美元收購公司52.4%-56.3%股權。并同時與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準備將其兩款產品引入Roche自身的臨床藥物標準化評價體系。

          我國癌癥患者人數多于美國,且大部分癌癥患者被診斷時已經處于中、晚期階段。未來對晚期癌癥患者個性化用藥指導的需求很大,基因檢測在這個領域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癌癥基因檢測市場規模預計

          國家統計局抽樣調查顯示,我國60歲以上人口占比為14.9%,按照全國人口14億計算,我國60歲以上人口為2.1億。不考慮人口老齡化的影響,假設60歲以上人口均為腫瘤早篩的目標客戶,早篩的滲透率為20%,終端價格為1000元,則腫瘤早篩的預計市場容量為2.1億*20%*1000元=420億元。

          根據《2012中國腫瘤登記年報》數據顯示,我國腫瘤發病率為285.91/10萬,按照全國14億人口計算,我國腫瘤患者約為400萬人。隨著我國社會老齡化程度的加深,腫瘤患者的人數將會逐漸增多。數據顯示,我國當前每年新發病例約為312萬例,每年因為癌癥死亡病例約為270萬例,我們假設腫瘤患者人數每年增長5%,則十年后腫瘤患者人數將達到650萬人。預計屆時腫瘤個體化檢測的滲透率達到50%,基因檢測的價格平均為3000元每次,腫瘤個性化診斷的市場容量為650萬*50%*3000元=97.5億元。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云县| 孝感市| 内丘县| 沾益县| 安宁市| 邳州市| 高阳县| 永泰县| 偏关县| 阳谷县| 大方县| 卓尼县| 常熟市| 广德县| 鸡东县| 余干县| 新化县| 英山县| 新和县| 日喀则市| 仁布县| 渝中区| 砚山县| 湛江市| 濮阳市| 乌拉特中旗| 高淳县| 永昌县| 湘潭市| 怀来县| 河源市| 迁安市| 开封县| 永仁县| 珲春市| 安仁县| 灵武市| 七台河市| 邻水| 灵石县| 南京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