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Q2財報:物聯網時代云計算為制勝法門
在騰訊剛剛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報中,騰訊首度公開了騰訊支付及云服務的增長數據。財報顯示,騰訊其他業務的收入同比增長275%至2016年第二季度的人民幣34.79億元,該項增長主要得益于騰訊支付相關服務及云服務收入的增長。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8/295953.htm而在阿里巴巴最新公布的第二季度財報中,阿里云營收增幅為156%;而亞馬遜AWS最新財報則顯示,上個季度云計算業務的營收同比增長58%。幾大云計算巨頭皆在云計算市場收獲滿滿,這似乎預示著全球云計算市場快速進入商業時代,中國市場自然也不例外。

物聯網時代的競爭,云計算為制勝法門
云計算市場本身的爆發還不是關鍵,關鍵在于,它或將成為巨頭們進入未來物聯網時代的通行證。其實各種軟件應用也是一種典型的云計算模式:數據和運算在云端完成,終端設備主要承擔輸入和顯示功能。因此,在“云+端”的物聯網時代,還需要有強大的云計算作為支撐,而最終在市場中得以脫穎而出的,也一定是在云領域深入布局的企業。
對于BAT這樣的互聯網巨頭來說, 在百花齊放的市場中,不管是在當下的移動互聯網時代,還是未來的物聯網時代,一定是“云”的天下。因此,未來的趨勢越明顯,企業在云計算領域的投入就越大;只是在布局策略上,巨頭往往依靠數據積累和資源優勢先云后端,而小公司選擇的則是先端后云。
云計算作為最佳切入點 巨頭們意欲何為?
如今,移動互聯網時代的云市場大局已定,但在未來的物聯網時代,大家基本還處在起跑階段,誰能夠笑到最后尚無定論。在中國互聯網企業逐漸在應用層面引領世界創新潮流的今天,中國企業機會大增。因此,征戰云端就成為當下互聯網巨頭們的戰略重點。
近幾個月來,騰訊、阿里巴巴和百度等互聯網巨頭先后在云計算領域部下重兵,騰訊公司控股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更是為各自的云計算戰略親自站臺,并親自部署,他們對云計算的重視可見一斑。
百度憑借在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領域的積累,不同于傳統的云計算,而是“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的“三位一體”。阿里巴巴則通過啟用新LOGO的方式,強化其“為了無法計算的價值”的理念;一方面加大云數據中心在全球市場的部署,另一方面也將其人工智能產品Ai升級為ET。
騰訊更是將云服務和地理位置信息(LBS)、安全、支付一起看作是公司未來的四大核心業務。其中,騰訊云更是騰訊發力企業級市場的核心抓手,而從最新的財報可以看出,騰訊在云和支付業務上275%的增長,也充分證明了騰訊云在企業級市場的快速崛起。
具體分析,騰訊云已經和即將獲得的快速增長應該得益于如下幾個原因:
一、企業級應用市場的拓展。過去,騰訊云在電子商務、O2O服務、網絡游戲、網絡視頻及互聯網金融等垂直行業已經取得了領先優勢,若想獲得更大的發展,必須拓展更廣闊的行業。現如今,騰訊云正在積極向旅游、公共安全、城市規劃、生命科學和金融等重點行業拓展。
二、進軍國際市場。根據此前的戰略部署,騰訊云將在擴建北京、上海數據中心的基礎上,新建深圳金融數據中心,在海外市場,騰訊云將陸續開放新加坡、美西、美東、歐洲、日本等數據節點的服務,南美洲、悉尼、俄羅斯、韓國、臺灣今年到明年年初陸續開放……這也使得騰訊云成為了僅次于亞馬遜AWS,在全球云服務基礎設施部署最為完善的互聯網云服務商。
三、云服務生態。騰訊云對于騰訊來說,不是一個獨立的業務那么簡單,而是代表著整個平臺戰略。眾所周知,騰訊在社交、游戲、視頻、移動應用等領域布局深入,秉承開放平臺戰略的騰訊云可輸出騰訊在這些優勢互聯網業務上的服務經驗,為不同領域中的合作伙伴服務,逐漸完善其云生態。
除此之外,新的云計算產品的開發和推廣以及日益完善的用戶服務也將讓騰訊云繼續保持快速增長。可以預見的是,得益于市場潛力巨大的企業級業務,未來,騰訊云必將會成為騰訊下一個收入的增長點,到那時,騰訊也將會在財報中單獨體現騰訊云的營收。
云計算所代表的是一種生態,通過與大數據等的融合,將成為未來驅動不同行業、不同領域創新發展的基礎設施。任何時代下都離不開云計算生態的支撐;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應用同樣也需要以云計算為基礎。
正如在“云+未來”峰會上馬化騰所說的那樣:云是騰訊開放戰略與互聯網+戰略的方向,云與分享經濟發展周期一致,未來大部分科技創新都要用云來體現。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