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硬談判策略讓蘋果折戟網絡電視領域
《華爾街日報》29日刊文稱,在與電視網絡洽談合作協議時,蘋果套用在音樂和手機領域的成功經驗,采用強勢態度,提出了一些不符合慣例的要求,使得電視網絡頗為不滿,也使得它進軍電視產業的努力屢屢碰壁。以下為文章全文: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8/294817.htm

艾迪·庫伊
2015年初與迪士尼接洽流媒體電視服務合作事宜時,蘋果高管有充分理由樂觀地認為雙方能達成交易。迪士尼首席執行官羅伯特·艾格(Robert Iger)是蘋果董事,而且曾表示他希望與蘋果達成交易。
知情人士透露,當蘋果高管艾迪·庫伊(Eddy Cue)提出可能顛覆有線電視產業和不同于好萊塢慣例的要求時,迪士尼蒙了。特別是,蘋果要求節目授權費數年不調整。通常情況下,電視頻道會每年上調授權費,并借此推動利潤增長。
迪士尼猶豫了。蘋果與包括二十世紀福克斯、哥倫比亞廣播公司等傳媒巨頭的相似談判也擱淺了。蘋果去年9月發布新款Apple TV機頂盒時,沒有同步發布流媒體電視服務。
強硬談判策略曾經的輝煌
鑒于iPhone銷售已兩連跌,電視成為蘋果復興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在蘋果40年的歷史中,iPhone是最受歡迎和盈利能力最高的產品。去年推出的Apple Watch等新產品,不足以彌補由iPhone銷售疲軟造成的損失。最近一個財季,蘋果營收萎縮了15%。
蘋果過去成功地使用相同策略,影響了其顛覆電視觀看體驗的努力,也使其重回增長軌道的方式受到質疑。
過去15年,蘋果顛覆了從音樂到手機在內的多個行業,說服知名公司與其合作。2000年代初,蘋果聯合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Steve Jobs)促使唱片公司同意以每首歌曲99美分的價格,而非每張CD 15美元的價格銷售音樂。蘋果在音樂產業獲得了巨大影響力,音樂產業銷售雖然出現滑坡,但卻找到抵御數字盜版的途徑。
iPhone 2007年問世時,蘋果一反常態,不預裝移動運營商的軟件。渴望銷售iPhone的移動運營商接受了蘋果的要求,iPhone易用性因此大大提升。
折戟網絡電視領域
在網絡電視領域,蘋果希望集多個流行的直播頻道與點播內容于一體。蘋果向迪士尼“推介”的流媒體電視服務價格為每用戶每月30美元。
獲得的巨大成功,以及過于自信的談判風格成為蘋果實施網絡電視戰略的絆腳石。傳媒公司擔心,它們接受蘋果的要求,可能使傳統有線電視公司要求獲得相同的待遇,加大收回原創內容投資的難度。
一名資深電視從業人員稱,“我們面臨許多挑戰,但我們不會坐等‘救星’的到來,重蹈音樂產業的覆轍。”蘋果高管曾表示,鑒于橫掃電視產業的技術變化,電視公司應當支持他們的戰略。
Dish價格為每月20美元的Sling TV和索尼PlayStation Vue都集直播頻道與點播節目于一體。亞馬遜和Alphabet旗下YouTube在探索相似的網絡有線電視服務,Hulu計劃明年初推出網絡電視服務,價格約為每月40美元。
對于蘋果來說,電視業務不過是九牛一毛。蘋果電視業務每年營收超過10億美元,與其上一財年2337.2億美元的營收相比實在是微不足道。
屢敗屢戰
過去10年來,蘋果一直在惦記著電視產業,嘗試了多種戰略,但幾乎沒有取得多少成功。除機頂盒和通過互聯網傳輸頻道外,蘋果還曾考慮自己生產電視機,但后來放棄了這一想法。目前,蘋果把應用稱作“電視的未來”,并計劃制作原創節目。
蘋果電視戰略的排頭兵是互聯網軟件和服務高級副總裁庫伊。庫伊以精明的談判風格聞名,有線電視產業一名高管把庫伊的策略概括為:我們是蘋果。
2009年,蘋果高管考慮推出一款付費流媒體電視服務。為了吸引傳媒公司,蘋果出價高于傳統付費電視服務提供商。但蘋果只想要部分頻道,因此它的這一努力遭遇了失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