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推廣工業4.0有不可言說的秘密!
習總書記說:“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總書記的這個指示是站位非常高的,他是以世界視野提出的一個方向性的指示。總書記還說:“一個地方、一個企業要突破發展瓶頸,解決深層次矛盾和問題,根本出路在于創新,一個國家綜合實力的核心還是技術創新,不掌握科技創新最靈魂、最根本的東西,就掌握不了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的命運。”所以我們講,創新決定著中國制造業的前途和命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7/294521.htm未來中國需要的是創新驅動戰略,這個里面首先是加快從汲取創新到領導創新的轉變。我們預測到2025年,創新對中國GDP增長率可以貢獻2—3個百分點,占GDP總增長的35%—50%。
下面,我給大家介紹麥肯錫他們的分析,我覺得他們的這個分析對我們所有的制造業,尤其是創新的制造業會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他們認為,各個行業的創新有四大類型:科學研究型創新、工程技術型創新、客戶中心型創新和效率驅動型創新。

第一類是科學研究型創新。主要指通過基礎性研究成果的商業化來開發新產品。這種基礎性研究成果的商業化,它主要是在醫藥、生物技術、半導體設計等行業,都是仰賴于科研創新。
第二類是工程技術型創新。它是指通過整合供應商與合作伙伴的技術來設計開發新產品,它主要包括航空航天、汽車和電信設備。
第三類創新是客戶中心型創新。是指通過產品和業務創新來解決客戶的問題。主要用于互聯網服務與軟件、家用電器、家居用品。
第四類創新是效率驅動型創新。是指通過生產環境的優化來降低成本、縮短生產時間、提高生產率。以此主導的產業中,公司之間主要圍繞資源的有效利用來展開競爭。
下面,這兩幅圖是麥肯錫把世界的這四種創新模式和它的要素投入進行的一個分析。


科學研究型創新,它主要分析了三個行業,半導體設計、生物技術和品牌藥。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