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的野心:從智能家居到無人機
近日,一則華為進軍無人機領域的新聞被外界熱議,一家今年3月份成立的無人機公司稱,將使用基于華為海思視頻監控芯片的無人機方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7/294252.htm雖然起步的生意是電信設備貿易,但近年來華為在終端等領域的發展讓外界看到了這家企業的“行業野心”。目前,除了通信業務外,華為已在多個熱門領域“冒泡”,比如智能家居、VR、游戲、PC、云甚至是光伏、葡萄酒貿易這樣和通信關聯度不大的產業。

“華為進入消費級無人機市場,是很慎重的。他們本來有很多顧慮,但現在沒有了。”6月底,宙心科技創始成員表示,他們基于海思芯片的影像性能,準備推出四種無人機基礎方案,面向消費級市場的高、中、低共3種,面向行業用戶1種。
不管主動或被動,華為的每次行業動作總是處于話題之中。除了無人機,華為此前進入PC、云行業以及布局智能家居等領域的動作不可避免的引發了行業的緊張情緒。
盡管華為方面一再解釋很多業務只是和行業廠商的一次普通合作,但基于“狼性”華為的橫向擴張能力和整合速度,每一次合作還是被業內解讀為對行業的各種“顛覆”和“攪局”。
比如說在無人機領域,盡管華為并沒有公開宣布進軍無人機行業,但目前華為海思在全球視頻監控(安防攝像頭)市場已經拿下了70%的市場份額。從技術上講,海思芯片采用了一種特殊的設計架構,以減少底層運算對CPU資源的消耗,這種硬化的算子可以承載各種視覺算法,而最新一代的海思芯片,已經有超過100個算子。
可以說,如果華為愿意,從技術到市場,也許距離并不遙遠。
比如在智能家居領域,華為近年來開始頻繁和家電廠商接觸,并主動開放HiLink連接協議,此舉意在從智能家居技術架構的底層連接協議做起,讓家電之間的互通變得更加簡單。華為榮耀總裁趙明對記者表示,華為希望提供操作系統和底層代碼,從而打破家電之間“不對話”的局面。
記者從華為內部了解到,智能家居市場是未來戰略布局的重要一環,華為希望該業務比例能夠在2~3年之后在提升至終端業務的30%。而在此前電視產品線則是華為為數不多的在分析和研究要不要進入的領域,從家庭的交互中心的角度來說,在手機和Pad的平臺之后,下一個平臺就是電視。
“華為一直還是控制自己介入其他領域的欲望,公司一貫的戰略和理念是你只有在一個領域深入穿插進去,才能進入無人區。無人區的意思是超越現在存在的競爭狀態。”趙明對記者說:“我們現在會做輔助類產品,把我們的產品系列、配套更完善一點,但是我們真的不會進入冰箱、空調、空氣凈化器行業,這些都有專業的廠家,它們做得很好,我們進入以后對這個行業沒有太多的貢獻。”
而為了打消合作伙伴顧慮,華為更是做出承諾,表示不碰觸傳統家電利益。
今年4月,華為副董事長兼輪值CEO郭平對記者表示,未來華為的發展依然會聚焦到管道業務上,運營商、企業以及終端業務“三駕馬車”的定位不會改變。
雖然華為對外一直在強調管道業務是華為的核心業務,但實際上面對通信市場變革時,華為的“主動變陣”才是外界對“華為跨界”噪音不斷的原因之一。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