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的尷尬:炸機頻發 大疆如何在市場與安全求平衡?
如果說讓一個航模玩家堅定的支持相對容易,大疆的驕傲更表現在市場地位上。根據市場研究機構Frost&Sullivan的數據,在消費級無人機領域,大疆的全球市場占有率達70%。而艾瑞咨詢近期發布的一份報告,大疆估值80億美元,是國內前十的獨角獸企業中唯一一家硬件類公司。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7/294195.htm在國內市場,過去幾年大疆的銷售量呈爆發性增長,僅2015年就獲得了300%的同比增幅。僅在大疆天貓旗艦店,從2013年至今,大疆就賣出了超過7萬臺無人機。這個銷量還不包括它眾多的線下經銷商。
伴隨著用戶增多,大疆面臨的尷尬也越來越明顯,網上對于大疆無人機質量及售后服務的投訴越來越多。當媒體曝出無人機炸機傷人事故時,舉的例子也都是大疆。
然而,大疆也有自己的委屈。大疆公關部負責人王帆對新浪科技透露,根據大疆售后部門的統計,85%以上的無人機事故是由于用戶誤操作引起的。常見的事故類型有三類:一是超視距飛行時發生側邊或后邊撞擊;二是由于用戶在啟用姿態模式后操作不穩而導致撞擊;三是用戶對功能理解有偏差,導致返航撞擊或者其他事故。
作為一個資深航模,陳章也替大疆感到委屈。同時作為一個無人機資訊網站的創辦者,陳章知道,無人機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數碼玩具。幾年前的無人機還只是專業愛好者的玩具,社會上多數人對其尚無基本認知;如今,無人機已經成為了飛行在空中的大眾消費類品,但無人機自身技術依然存在瓶頸,與消費者頭腦中的想象的功能還有一定差距。也就是說,操作無人機有門檻,而無人機又不是百分之百安全。
他也舉了一個例子來表現無人機的復雜。幾年前,玩無人機需要研究機身結構、動力系統或焊接原件,同時調整50多個參數,需要很強的動手能力。從2013年開始,大疆等企業推出開箱即飛的一體化無人機,讓操作無人機的門檻大大降低,越來越多零飛行經驗的“小白用戶”開始享受曾經專屬于航模發燒友的樂趣。因為“小白用戶”對無人機的理解并不深入,很多人認為無人機是一種無需學習,開箱即用的“高級玩具”,用隨意態度對待飛行,由此也帶來了各種風險。
當然,這種委屈只能大疆自己背。根據陳章估算,僅他的網站上關于大疆無人機的投訴貼就占曝光總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跟大疆在國內的市場占有率相當。但陳章也強調,縱使不斷在曝光大疆無人機的事故,他在試遍市場上所有的產品之后,依然還堅定的選擇大疆。他認為,別的產品跟大疆的差距“不是一點兒半點”。
用戶待教育監管依舊缺位
從SB-DJI網站上線時的憤怒,到能客觀冷靜的分析原因,陳章說他早已經不是原來的那個憤青了。因為經歷過與大疆互發律師函,從強硬到互相溝通,“意識到,無人機炸機出事故,也不僅是大疆一家的問題,憤青沒有任何意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