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VS特斯拉:李河君能否顛覆馬斯克?
但是,漢能全太陽能動力電池汽車如果真的普及,這兩大問題就會迎刃而解。按照漢能的規劃,全太陽能動力汽車的車身能集成3.5-7.5平米的薄膜電池,在光照5-6小時的條件下,日均發電量8-10度。按照目前一度電可驅動7-8公里左右計算,薄膜太陽能發的電可以驅動汽車行駛80公里左右,基本滿足城市代步需求。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7/293820.htm更重要的是,它可以邊行駛邊充電,擺脫了傳統純電動汽車對充電樁的依賴。在無光照或長途行駛時,它配備的鋰電儲能電池也可以用充電樁充電,讓最大續航能力達到350公里,集電動車、插電混動車、節能減排等優點于一體。
這就解決了兩大痛點:再也不怕找不到充電樁了,再也不怕半路沒電拋錨了。真的沒電了,大不了在車里睡一覺,醒來繼續前行一段距離。從這個意義上說,漢能的全太陽能動力汽車的前景的確很美好,也的確充滿顛覆性。如果李河君真的贏了,那他顛覆的不僅是馬斯克和特斯拉,整個傳統電動汽車行業和充電樁企業都將被顛覆。看到目前很多充電樁企業在花大錢鋪樁,電駒哥就感慨,萬一太陽能汽車流行起來,用太陽能就能充電了,這么多樁企不得賠死?

再回過頭來看馬斯克,他打造的特斯拉被視為電動汽車領域最具顛覆性的企業,特斯拉不僅具備了長續航里程,還具備了很多互聯網功能。但是,特斯拉的電動技術并不算顛覆性。它的續航里程主要來自大量傳統鋰電池的鋪裝,而不是技術難題的根本解決。它的車內大屏整合了互聯網功能,有一定的顛覆性。總整體來看,特斯拉的技術顛覆性并不算強,但它又代表了電動汽車的最高水平。因此,當漢能全太陽能電動汽車出現時,拿特斯拉與它比較也就順理成章了。
書歸正傳:咱們開始聊聊,李河君與馬斯克誰能顛覆誰。電駒哥設置了四個維度,這四個維度屬于電駒哥自主研發的項目。
人格:誰比誰強?
我們先從人格開始分析一下兩人的競爭力。哲學家說過,性格決定命運。古往今來,那些能干成大事的領袖人物,人格都是跟正常人不一樣,說得好聽點是堅忍不拔、執著,說的難聽點,是瘋子、偏執狂、神經病。一件大事的干成,往往是一個偏執狂領了一群神經病沖鋒而成的,按正常的思維去做往往只能淪為平庸。
領袖還有一個共同點,能聚人。俗話說,領導力就是說服人跟你走的能力。人類漂浮在宇宙中,無所謂方向,人類需要有人或神給他們指引方向,各種宗教或信仰起了這個作用。領袖們有堅定的信念,能給人們帶來方向感和安全感,能說服人們跟他走。歷史上或今天都發生了很多看來不可思議的事情,但當時的人們卻心甘情愿跟領袖走,這就是領袖人格的魅力。
從人格上看,李河君和馬斯克有一拼,他們都有領袖人物的堅韌或者說偏執的風格。馬斯克就不用多提了,他名聲在外,是個火星人,造火箭、造電動汽車、造高速膠囊列車,思路不同于常人。電駒哥了解到一個細節,特斯拉招聘人才時特意不招傳統車企出來的人。此舉真讓人驚訝和敬佩,也只有馬斯克這種牛人敢這么做吧。
馬斯克的第一任妻子賈絲廷認為馬斯克是個賽博格(異體人類),她曾這樣評價馬斯克:“我覺得他就像個終結者。他鎖定目標,然后說‘她是我的。’之后就一步步地攻陷了我。”
馬斯克也是打不死的小強。2008年,馬斯克的SPACE X 三次試射都失敗了,特斯拉電動汽車也瀕臨破產。馬斯克錢都燒沒了,陷入人生低谷,但他又借到一筆錢,孤注一擲進行第四次發射,竟然進入預定軌道,這次成功不僅掃清了過去三次失敗的陰霾,還收獲了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16億美元的訂單和其他客戶9億美元的訂金。馬斯克坦承:當時如果特斯拉沒有籌集到資金,那么可能就破產了。
馬斯克好友馬克斯·列夫琴這樣評價馬斯克:他就像一個“在黑暗中亂舞劍的人。每有瘋狂的想法,總想著把它不計成本地做成,炸個2000萬美元根本不是問題。他認為歷史總是自然地按他的意志前進,現實里,如果碰巧是,那就是傳奇;如果碰巧不是,那就是災難”。
看得出,馬斯克是個意志力極強的冒險家。同時,馬斯克也不乏理性,在一次演講中,他駁斥了“硅谷企業家都不怕失敗”的觀點,并承認自己”害怕失敗。”他說,”偉大不在于沒有畏懼之心,而在于能夠克服它,繼續前進。如果恐懼是不理性的,那么你就應該忘記它;如果恐懼是理性的,而且風險也確實很高,那么你也應該克服它,繼續前進。”
再看李河君的人格。李河君以前比較低調,電駒哥只是聽說,他前腳做了首富,后腳就被做空了,還有很多業內人士罵他騙子。但正是這前腳首富后腳做空的經歷,引起了電駒哥的興趣,能同時登頂兩個巔峰,說明此人一定不簡單。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