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延遲大/成本高 4G/5G通信技術的未來會不會是6G/7G?

        延遲大/成本高 4G/5G通信技術的未來會不會是6G/7G?

        作者: 時間:2016-06-28 來源:網絡 收藏
        編者按:微信顛覆短信、支付寶顛覆銀聯、淘寶顛覆實體店,這些深度顛覆都不是來自行業內部,同樣有可能顛覆LTE、5G的,也不會是傳統的通訊公司。

        理由三:不適宜承載將要爆發的物聯網應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6/293242.htm

          物聯網的需求與互聯網需求有較大的區別



          作為互聯網一部分的LTE網,并不適合物聯網應用,比如:理想的物聯網,應該是一張張邏輯的網,比如車聯網,并不希望有無關用戶在網里面,否則車輛會很不安全。

          物聯網希望網內用戶可管可控,LTE網很難做到這一點;物聯網希望內網用戶地址固定,LTE網實現這點,成本較高。

          理由四:LTE網傳輸IP數據綜合成本偏高

          4.1設備成本:

          只傳IP的無線設備比LTE基站造價便宜很多。

          4.2組網成本:

          LTE網需要建復雜的核心網,初期投入較高;用新型IP無線設備建網,網絡規模可大可小。

          4.3實施成本:

          只傳IP數據的無線設備,功耗低、體積小、可以不用建大塔。

          4.4維護成本:

          只傳IP數據的無線設備,符合一般IP設備特征,IP網維護相對于封閉的LTE網,維護成本更低。

          理由五:顛覆者們在行動

          無線通訊正在進行一場新的革命,Google、Microsoft、Facebook、MTK等創立了一個動態頻譜聯盟,旨在WIFI基礎上大力發展認知無線,讓WIFI從室內走向室外,利用WIFI的優秀IP組網特性,旁路LTE的IP數據傳輸,為物聯網、指揮城市等新型應用打好基礎。

          目前認知無線已推出商用產品,傳輸距離、穿透能力已優于現有,組網成本約為LTE網的1/5。下一步將推出手機等手持設備使用的射頻芯片,兼容傳統WIFI。手機、PAD等手持設備的IP數據傳輸不再捆綁語音,可以不依賴于傳統的運營商的網。

          Google、Microsoft們在下一盤很大的棋,如解決網絡問題,不再看運營商的臉色,將會為用戶提供端到端的服務,各種人工智能應用就會比架構在互聯網上更安全;物聯網要求的強數據中心、用戶可管可控更容易實現。也許互聯網也會消失,被體量更大的物聯網取代。

          到那時,真的要謝幕了。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4G 5G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德化县| 宜川县| 宁晋县| 扬中市| 田东县| 靖州| 鲜城| 铜川市| 海伦市| 集贤县| 剑川县| 启东市| 靖安县| 四会市| 芦溪县| 松滋市| 驻马店市| 遵义市| 雷山县| 昌宁县| 甘谷县| 万山特区| 安化县| 临桂县| 海林市| 化隆| 广汉市| 漳州市| 拉孜县| 呼玛县| 沾益县| 大港区| 平和县| 景宁| 镇赉县| 沂水县| 航空| 阜新| 鸡泽县| 扎兰屯市| 寿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