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盲】史上最全最專業無人機知識盤點(下)
無人機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914年。當時第一次世界大戰正進行得如火如荼,英國的卡德爾和皮切爾兩位將軍,向英無人駕駛飛機國軍事航空學會提出了一項建議:研制一種不用人駕駛,而用無線電操縱的小型飛機,使它能夠飛到敵方某一目標區上空,將事先裝在小飛機上的炸彈投下去。那之后軍用無人機便誕生了。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6/292390.htm而消費無人機自2014年進入公眾視野以來,一直保持著超高的關注度。隨著無人機行業持續升溫,整個消費級無人機市場也正在迅速膨脹,并呈現爆發增長的態勢。從研究機構EVTank的數據來看,2013—2015年3年內,全球民用無人機的市場銷量分別為15萬架、37.8萬架和57萬架,其中消費級市場需求是專業級無人機的兩倍左右,并且以每年50%的速度快速增長。
本文搜集了世上最全的無人機知識,包括分類、技術難點、發展歷史、產業鏈、相關政策、市場分析…希望此文能夠帶您走進無人機的世界。
下篇:
4.無人機全球市場

上圖是Teal集團對全球無人機市場規模預測,他們預計到2023年無人機市場將達到115億美元。
而對于軍用和民用的市場占比,TealGroup給出了民用市場更加樂觀的判斷(大約為年化復合增速為9%,到2023年達到15億美元,當然TealGroup在報告中特別提到了Google、Facebook和Amazon等高科技巨頭給民用軍用無人機產業帶來的潛在的現在難以量化預判的顛覆性變化)。
我們認為,民用無人機市場在全球范圍出現爆發性增長需要突破的兩個瓶頸是空域資源和安全問題,一旦在世界范圍內這兩個問題得到解決,人類利用無人機征服空域的想象空間將被徹底打開,全球民用無人機市場可能呈現出爆發式的增長。

圖:民用無人機下游應用行業
1、民用無人機:下游需求廣泛,進入快速發展期
民用無人機下游需求非常廣泛,包括農業、電力石油、檢災、林業、氣象、國土資源、警用、海洋水利、測繪、城市規劃等多個行業。近年來無人機在民用市場的應用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如農林植保和電力巡線兩個領域,無人機需求較為迫切,且具備較大的市場規模。我們認為其它行業的潛在需求也將逐步顯現,我國民用無人機市場空間巨大,將進入快速發展期。
農業植保:民用無人機最大市場,農業植保市場規模超百億

圖:農業質保無人機扶持政策
日本植保無人機已經使用20多年,目前每年更新量約為3000架。我們按照中日年農藥使用量進行測算,中國如果達到日本目前植保無人機的普及率和使用頻次,年更新量約為30,000架,植保無人機價格按50萬元/架測算,年市場規模可達150億元.
電力巡檢:政策有望出臺,市場規模超十億
2009年1月,國家電網公司正式立項研制無人直升機巡檢系統。
2013年3月,國家電網公司出臺《國家電網公司輸電線路直升機、無人機和人工協同巡檢模式試點工作方案》。方案指出,建立直升機、無人機和人工巡檢相互協同的新型巡檢模式是堅強智能電網發展的迫切需要,目前公司系統直升機巡檢作業正在逐步向規范化、制度化方向發展,為此公司選定山東、冀北、山西、湖北、四川、重慶、浙江、福建、遼寧、青海十個檢修公司作為試點單位,利用2-3年時間開展開展新型巡檢模式試點工作。到2015年,國網公司系統將全面推廣直升機、無人機和人工巡檢相互協同的輸電線路新型巡檢模式。
2014年6月,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標準化中心對外發布名為《架空輸電線路無人機巡檢作業技術導則》的電力行業標準草案,公開征求意見。我們預計電力聯合會的無人機行業標準在今年有望正式出臺。

圖:人工、載人直升機、無人機三種方式進行店里巡查對比
我國110kV以上高壓輸電線約為52公里,按每年巡檢次數30次測算,則每年總巡檢長度約為1,560萬公里。無人機每小時巡檢20公里,單機年飛行時間按150小時計算,全國需要5,200架。按每架20萬人民幣計算,則年市場空間約10.4億元。
森林防火:需求迫切,尚處初始階段
我國擁有森林面積1.75億公頃,森林蓄積量為124.56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為18.21%,既是森林資源大國,又是森林火災多發國家。
目前,國外森林防火中應用了較多的新技術和新設備,國內在此方面的應用需求也日益增加,對森林保護的投入逐漸加大,先后運用衛星進行資源普查、森林火場監視,而使用無人機系統對森林火情監測還是初始階段。
檢災:國情需要,空間廣闊
2008年汶川地震引發了大量崩塌、滑坡、泥石流、堰塞湖等次生地質災害,引起災區大部分國道、省道、鄉村道路嚴重破壞,給救災工作造成難于想象的困難。由于天氣因素的影響,衛星遙感系統或載人航空遙感系統難以及時獲取災區的實時地面影像。地震發生后,多種型號的無人機航空遙感系統迅速進入災區,在災情調查、滑坡動態監測、房屋與道路損害情況評估、救災效果評價、災區恢復重建等方面得到廣泛使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起到了其他手段無法替代的作用。無人機航空遙感系統第一次大規模用于應急救災就取得了成功。
2013年雅安地震搜救過程中,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使用旋翼無人機對災區地形地貌、受損情況進行空中排查,為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的搜救工作提供了參考和依據。該無人機由國家地震災害緊急救援隊與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聯合研制,并在地震搜救過程中應用,探測精度達到0.1米,可在200米低空連續飛行100公里。
我國自然災害發生頻繁,每年災害造成的損失巨大。災害發生時,為了提高救災效率和質量,必須提供及時準確的災害信息。常規災害監測方法周期長,成本高,難于滿足救災應急的需要。無人機航空遙感系統作為衛星遙感和載人航空遙感的補充手段,具有實時性強、靈活方便、外界環境影響小、成本低的優點,其在災害應急救援方面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和應用前景。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