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醫療電子 > 業界動態 > 日本科學家研發仿生皮膚:柔軟延展還可觸探到腫瘤部位

        日本科學家研發仿生皮膚:柔軟延展還可觸探到腫瘤部位

        作者: 時間:2016-06-08 來源:有道 收藏

          皮膚是人體最大的器官,是連接腦部與外部世界的一道墻。暢想一下,如果皮膚能夠傳達出人體內部的情況,會是一種什么樣的場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6/292388.htm

          它可以告知外科醫生,在我們身體將要生病時發出警報,甚至僅憑觸摸就能診斷另一人體所患有的疾病。

          東京大學的科學家Takao Someya正在將這一景象化作現實。

          Someya發明了一種仿生的或者可以說是電子的皮膚(e-skin),它將賦予人類全新的靈敏感知能力。


        日本科學家研發仿生皮膚


          這電子皮膚輕如鴻毛,但卻極難摧毀,終有一日,它將為醫學領域帶來巨大變化。

          醫療保健的未來?

          Someya正在為這樣的未來努力著:醫生們戴著用他這項技術做出來的定制手套,僅憑觸摸就能檢測到女性乳房中的腫瘤。

          這能減少轉診和掃描身體的需要,還可以盡早檢測出腫瘤——譬如在常規體檢時。

          巨大的可能性


        日本科學家研發仿生皮膚


          這些可穿戴的既可以紋到我們身上,也可以只是縫在衣服上。它們能用于監測人體的生命體征,甚至能通過監測我們的心臟狀態來協助醫生預知可能出現的心臟病突發風險。

          Someya計劃在未來幾年中就徹底完成這項技術的開發。

          不過,他這一愿景始于機器人——而非人類。


        日本科學家研發仿生皮膚


          “我想象的未來畫面是,一個機器人能通過與人握手,檢測出對方的情緒——例如熱情或傷感?!彼J為,為機器人設計e-skin能夠在已經飽和的商業電子領域之外創造出一個新的研究潮流,那時的商業電子產業要么專注于研發微型機器人,要么就是讓機器的行動更快速。

          不過這是15年前的事了。

          在今天看來,有了他實現的這些技術領先,當時他想象的畫面已不是那么遙不可及了。

          探秘他的想法

          這位電子工程教授說道:“21世紀初期,我才剛開始進行研究,那時柔性電子材料剛剛興起,但是大多數人都是想要開發電子紙。而我則想要做一些主流以外的事情。”


        日本科學家研發仿生皮膚


          人造皮膚早就有了,但它們還不夠完美。

          那些能夠探測溫度和壓力的人造皮膚不夠柔軟,只是一堆具備一定功能的僵硬電子材料。

          而且它們的造價太貴了,要想造出足以覆蓋一個機器人肢體的數量,花銷太大。

          Someya想要打破所有這些局限性,可這并不簡單。

          與人類相仿的觸覺


        日本科學家研發仿生皮膚


          人類肌膚十分復雜,要模仿它并不容易。

          如果將一個正常成年人的皮膚完全攤開,其面積約有20平方英尺,含有2百萬個痛覺受體,數量多得令人咋舌。

          Someya知道,在一個驅動電路中接入2百萬個傳感器,任何電子皮膚都會失去柔軟性。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仿生皮膚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天津市| 肥东县| 洛阳市| 柯坪县| 锦屏县| 昔阳县| 贵港市| 巴青县| 永和县| 镇赉县| 凌源市| 永嘉县| 上犹县| 兴国县| 交口县| 昌平区| 中超| 赫章县| 沂源县| 依安县| 嘉义县| 清远市| 南宫市| 炉霍县| 抚顺市| 冕宁县| 伊春市| 仙桃市| 井陉县| 金坛市| 雷波县| 明水县| 孟津县| 会理县| 乌苏市| 津南区| 靖州| 麦盖提县| 乐亭县| 新平| 乌鲁木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