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鉬業大并購的背后:中國主宰全球鋰電池原料供應的野心

根據安泰科及DARTON按照原料產出計算的鈷產量統計,全球2015年鈷產量將達到9.8萬噸,同比增長 2.74%。其中剛果占總產量的61%左右。
英國知名智庫Chatham House非洲項目主管Alex Vines表示,中國的戰略謀劃很早就把剛果民主共和國看做中國企業接觸原材料的主要目標之一。
Macquarie分析師Colin Hamilton表示,中國從來沒有因為一種商品對一個國家如此依賴。這種資源的集中風險使得中國想要確保某種程度上的安全感。
海外礦山減產 原料供應放緩
全球鈷主要供給來源鈷礦山占到約82%,再生鈷占約18%。鈷發展協會(CDI)的統計數據顯示。
由于鈷礦從發現到產出生產周期長且極易延期,全球鈷礦供給將高度依賴目前已經成熟的礦山項目。未來全球主要鈷礦山產量增加主要來自于原有項目的產能提升和釋放。
不過全球鈷市整體供應過剩,多家海外礦業公司實施了減產、停產計劃。從2015年的鈷原料以及金屬鈷的產能運行情況來看,全球并未有新增產能出現,反而非洲部分銅鈷礦出現了停減產檢修的情況,也使金屬鈷的產量出現減少。海通預計2015年海外廠商金屬鈷產量約在2.79萬噸左右,同比減少7.14%。而金屬鈷產量減少的趨勢仍將會延續至2016年。
但海通預計供需平衡在2016年以后將逐漸改善。在下游需求的帶動下,未來全球鈷市場將由供應過剩轉為供不應求。CRU 認為,2016~2018 年,鈷在冶金領域將出現每年 3000~3800 噸的缺口。2020 年以后,隨著新能源汽車的崛起以及手機、筆記本電腦的更新換代,化學領域的缺口將更加突出。
借力新能源汽車 鈷有望成為下一個碳酸鋰
受到新能源汽車行業以及鋰電池行業消費的帶動,2015年中國鈷消費量達4.35萬噸,同比增加14.91%。電池領域消費占77.01%。
CRU 在 CDI 年會上表示,預計到2020 年,全球鈷消費量將達到 13 萬噸。在消費量增長的同時,鈷的消費結構也隨著社會進步不斷變化。隨著手機等電子設備的快速發展,電池在鈷消費領域中的占比從 2006 年的 26%快速升至 2015 年的 43%。成為帶動鈷行業發展的關鍵,而這種狀態至少將延續到 2022 年。在下游需求的帶動下,未來全球鈷市場將由供應過剩轉為供不應求。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