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購了KUKA機器人之后 美的將面對一場艱巨的持久戰
首先在我們之前的測算中,美的給予了庫卡超過同業近40%的市盈率估值溢價,庫卡2015財年實現營業收入29.6億歐元;實現凈利潤0.9億歐元;過去四年營業收入與凈利潤的年復合增長率分別為15.6%和23.8%。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5/291647.htmWind數據顯示,庫卡集團2009年以來,營業收入和凈利潤呈現出連續增長的態勢,營業收入自2009年的9.02億歐元增長至2015年的29.66億歐元,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也由2009年虧損7574萬歐元扭虧增長至2015年的8680萬歐元,不過各年份之間業績波動程度較大。
庫卡集團2009年-2015年業績情況
從庫卡的業務線來看主要集中在三個板塊,即自動化制造過程的核心機器人、相關服務和控制器;與工廠價值鏈相關的自動化制造系統;以及用于醫療、倉庫、物流以及太陽能、工業和航空航天業的自動化解決方案。
2015年庫卡的收入分布中,約81%來自德國、歐洲其他地區和北美,僅有19%來源于亞太地區和其他地區。而從業務分布來看,50%來自系統板塊,31%來自機器人。從終端行業分布來看,約50%來自汽車行業,余下的來自一般工業。
與老對手格力相比,美的此前并沒有透露出要進軍汽車領域的想法,那么庫卡在汽車行業的優勢對美的有什么好處呢?從美的的說法來看,它們承諾保持庫卡的獨立性,以及德國上市公司地位,主要投資于庫卡的員工、品牌、知識產權和設施,目的在于進一步推動庫卡未來的發展。
美的集團認為收購庫卡集團股權,是公司深入全面布局機器人產業的關鍵一步,具有重大戰略意義。作為國內家電制造巨頭,美的也一直在提高生產自動化程度做努力。美的中央空調合肥工廠實現自動化生產之后,生產線人數下降50%,人機比達到4%以上,生產效率提升70%,產品合格率超過99.9%。2011年美的空調營收規模500億元,對應工人數量超過5萬人;2014年,美的空調業務營收規模接近700億元,對應工人數量下降至2.6萬人。
然而生產效率的提升并不意味著能帶來直接的經濟效益,在行業整體陷入疲弱之際,美的也不能幸免。美的2015年全年營收1384.41億元人民幣,同比下滑了2.28%,而2016年第一季度營收383.42億元人民幣,下滑幅度進一步擴大到9.63%,公司2015年全年歸屬母公司凈利潤約為127億元人民幣,僅僅是此次收購準備金額的一半。
空調在公司整體營收中占比超過一半,經過了前兩年激進的攻城略地,美的與格力同時面臨了庫存之殤,根據美的公司內部人士透露,目前公司渠道庫存高于三個月,經銷商層面的庫存比較高,公司轉變思路,不再持續的對終端壓貨,預計空調全年出貨可能是個位數增長,以后會以銷定產。小家電板塊,由于家庭普及率不高,數量大幅增長并不容易,公司計劃從結構和價格上做調整,今年一季度只有5%的增長。由此可以估算出,公司全年的營收壓力仍將是非常大,空調依然是不確定很大的變量。
那么巨資收購了庫卡,就能解決公司目前面臨的困境了嗎?依然不見得。從我們上述的分析可以推測,假設美的收購成功,短期內除了基礎層面的合作,庫卡對美的最多是業績并表的作用,而長期的深遠的影響并不能立刻顯現,甚至有著較大的不確定性。
去年以來,國內上市公司就開始紛紛布局海外機器人資產,高工產研機器人研究所(GGII)統計數據顯示,2015年A股市場涉及機器人投資規模約為2014年的2.7倍,其中海外并購案例占比16%。GGII預測,未來三年,機器人行業內并購數量,尤其是跨國并購數量將會增多。從這個層面說,美的收購庫卡,也是順應了潮流,畢竟能把四大家之一的庫卡盡早收入懷中,總比以后挑挑揀揀找不到好標的要好,而目前A股市場,也依然在給予機器人板塊以高估值溢價。
最后,我們不得不客觀的做個總結,此次借助銀團貸款和自有資金共同實施的收購行為,不可避免的會給美的集團帶來財務壓力。此外,相對此前的市場價,估值明顯偏高的要約價格也透露出公司對庫卡的渴望之心,然而收來容易,后續的融合、未來的戰略布局將是一場艱巨的持久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