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海與夏普的結合 正是臺灣產業轉型的良好契機
鴻夏結合正是把握智慧型家電市場的最佳組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5/291600.htm日本可以說是對人形機器人特別有情懷的國家。各位可能還記得多年前的原子小金剛、還有紅到現在的機器貓小叮當(多啦A夢)。日本人對機器人的研發,以及如馬達、驅動器、減速機等關鍵技術,都是臺灣走向家庭服務機器人所不可或缺的。
鴻海與夏普的結合,如果能夠創造一個成功的案例,那么必將促進臺灣高科技產業和日本傳統家電產業的合作;而臺灣政府也可以一舉數得,促進高科技產業的發展,脫離悶、困經濟的窘境,既解決老年長照的問題,又創造年輕人的就業機會。
長期:在“產品 4.0 ”時代占領優勢地位
最后,談一談鴻夏結合能夠帶來的長期好處。
“產品 4.0”時代即將到來,這個時代最暢銷的產品將會是“整合動能和智能產生新功能”的產品。我在以前的文章(從鴻海收購夏普引發的思考:“產品4.0”時代是日本再次崛起的機會)里面提到過三個例子,分別是日本的機器人,美國的特斯拉汽車,和中國大陸的無人飛行器。
鴻海最強的地方,除了產品 3.0 智能時代的 IT、ICT 產品之外,還有工業機器人、電池、馬達、氣動元件、機械結構等等的技術。所以,鴻海已經具備了大部分智能和部分動能的技術和模組,但缺的是軟件和演算法、系統整合、以及家電產品,而這些正是日本技術的所在。
如果鴻夏能夠在技術和產品方面完美的結合、整合、融合,那么在產品 4.0 時代,鴻海將處于一個具有競爭優勢的市場位置。我再次強調,產品 4.0 時代的暢銷產品,95% 以上還沒有被開發出來。唯有同時具備智能和動能技術的企業,才能夠引領風騷。
說到這里,我想到一個實例,這也看出了臺灣政府和許多企業對于即將來臨的高科技新浪潮不知道、不理會、無作為,非??上?
東元電機是臺灣名列前茅的家電企業集團。他們和日本三菱電機合作多年,在電機馬達方面累積了深厚的技術經驗;而這些技術正是產品 4.0 時代不可或缺、甚至是關系成敗的關鍵技術。
東元完全有能力將他們的電機馬達加以微型化、優化、定制化,以便應用于各種動能智能整合的產品領域。
不會利用自身強項的人,是躺在鉆石床上拿金飯碗討飯。
可惜的是,東元集團的經營策略并不往這個方向走,反而加速多元化投資在食品和餐飲方面。雖然它也成立了一家菱光科技,聚焦在智能產品方面,可是卻僅著重研發與母公司核心技術毫不相關的行動數據終端產品。
鴻海郭董常常說,不會利用自身強項的人是“躺在鉆石床上,拿著金飯碗討飯”。
結語
臺灣企業還有非常多的鉆石床、金飯碗。寄語新上任的政府和產業的大老們,各位掌握著產業資源、決策權,唯有走出黑洞、看見全球產業潮流、看見自己的金飯碗在哪,并且積極作為,才能改善臺灣的經濟,許年輕人(和大叔)一個有意義的未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