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消費電子 > 業界動態 > 誰在偷看你上網?研究:前三名是Google、臉書與Twitter

        誰在偷看你上網?研究:前三名是Google、臉書與Twitter

        作者: 時間:2016-05-24 來源:ithome 收藏

          普林斯頓大學測量了Alexa排行榜前100萬個網站,發現這些網站隱藏了8.1萬個追蹤機制,其中來自的追蹤機制在8成的網站,前三大追蹤者分別是、Facebook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5/291560.htm

          美國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在今年初展開號稱全球最大的隱私調查,他們測量了Alexa流量排行榜上的前100萬個網站,以偵測這些網站上所植入的第三方追蹤機制,結果發現來自的追蹤機制出現在8成的網站上,且只有Google、Facebook(臉書)及的追蹤機制所滲透的網站數量超過10%。

          根據調查,這100萬個網站約藏匿了8.1萬個第三方追蹤機制,當中只有123個的出現率超過1%,但前五大追蹤機制都是來自Google,前二十大追蹤機制也有12個來自Google。

          這些源自Google的追蹤機制有些用于目標式廣告,例如Google Analytics與DoubleClick,也有用來儲存廣告資源的googlesyndication,有些是用來改善Google本身的服務,像是用來載入及儲存CDN內容的gstatic.com。

          線上出版商透過不同的追蹤機制來偵測使用者的網路行為以張貼廣告,卻也能讓Google、臉書或等業者建立使用者的完整檔案。

          該研究認為第三方的追蹤機制是網站業者采用HTTPS安全傳輸的主要障礙,因為當在HTTPS網站上要載入來自HTTP網站的內容時,這些HTTP內容不是會被封鎖,就是會造成瀏覽器顯示安全警告。根據統計,約有54%的第三方機制只能以HTTP載入。

          既然Google是最大的追蹤者,那么誰又是安裝最多追蹤機制的網站呢?答案是新聞網站。新聞類別的網站所安裝的追蹤機制數量勝過藝術、運動及游戲類別的網站,該研究分析,由于新聞網站多半提供免費的文章、又缺乏其他資金來源,因而被迫要仰賴廣告為生。

          另一個有趣的發現是音訊指紋追蹤技術的出現。業者利用AudioContext API來追蹤使用者裝置的音訊特色,它所搜集的并非是裝置播放或記錄的聲音,而是不同裝置搭配各種瀏覽器之后所顯示的音色,以此來辨識裝置并進行追蹤,惟目前無法確保裝置的獨特性,這是一個新型態的追蹤技術,并不怎么普及,只出現在67個網站上。



        關鍵詞: Google Twitter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缙云县| 德惠市| 双鸭山市| 安塞县| 巨野县| 育儿| 永福县| 湟中县| 寿光市| 安化县| 房山区| 兴化市| 辽宁省| 贵阳市| 梓潼县| 虞城县| 阳春市| 长乐市| 吉林市| 宁强县| 会理县| 长汀县| 威宁| 邵东县| 土默特左旗| 淮南市| 河北区| 垫江县| 公主岭市| 靖州| 梁山县| 乐亭县| 唐河县| 定日县| 天镇县| 高淳县| 九龙坡区| 岗巴县| 亚东县| 武山县| 方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