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我國物聯網行業市場規模及國際競爭力分析

        我國物聯網行業市場規模及國際競爭力分析

        作者: 時間:2016-05-16 來源:搜狐 收藏

          我國在行業市場規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5/291178.htm

          2014年,中國產業規模達到5800億元,同比增長18.46%。近幾年我國產業發展的綜合增長率達到了30%以上,充分體現了其強勁的發展勢頭。尤其是智能制造領域的工業物聯網以及智能交通領域的車聯網,市場前景良好,增長速度不斷攀升。

          

         

          中投顧問發布的《“十三五”數據中國建設下物聯網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構成物聯網產業五個層級的支撐層、感知層、傳輸層、平臺層,以及應用層分別占物聯網產業規模的2.7%、22.0%、33.1%、37.5%和4.7%。而物聯網感知層、傳輸層參與廠商眾多,成為產業中競爭最為激烈的領域。從具體的情況來看,我國物聯網技術已經融入到了紡織、冶金、機械、石化、制藥等工業制造領域。在工業流程監控、生產鏈管理、物資供應鏈管理、產品質量監控、裝備維修、檢驗檢測、安全生產、用能管理等生產環節著重推進了物聯網的應用和發展,建立了應用協調機制,提高了工業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實現了工業的集約化生產、企業的智能化管理和節能降耗。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研發和產業的發展,預計作為信息產業發展的第三次革命,物聯網涉及的領域越來越廣,其理念也日趨成熟,可尋址、可通信、可控制、泛在化與開放模式正逐漸成為物聯網發展的演進目標。

          從應用領域角度看,2014年占據我國物聯網市場主要份額的應用領域包括智能交通、智能工業、智能物流、智能電網、智能醫療、智能家居、智能農業和智慧城市。其中智能家居領域由于和日常生活高度融合而受到廣泛關注,成為發展最快的應用領域。智能交通中的車聯網以及智能醫療領域,由于需求空間廣闊、產品附加值高,在2014年獲得了大量的市場投資,預計在2015年其市場份額將會進一步提高。

          我國物聯網行業國際競爭力分析

          1、生產要素

          物聯網行業的生產要素主要包括RFID等射頻技術,現代化通信設施,便捷的商務服務,電子服務,人才資源等等。目前,我國的物聯網產業技術研發水平處于世界前列,具有重大的影響力。在RFID關鍵領域上,從包括芯片、天線、標簽和讀寫器等硬件產品來看,低高頻RFID技術門檻較低,技術較為成熟,產品應用廣泛,但超高頻RFID技術門檻較高,國內發展較晚,技術相對欠缺,從事超高頻RFID產品生產的企業很少,缺少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型企業。因此,在標準決定成敗的物聯網產業中,我國需要積極攻破核心門檻,掌握關鍵技術,培養大量的本土骨干人才,才能在未來激烈的物聯網競爭中處于主動地位。

          2、國內需求

          我國物聯網市場的潛力巨大,2011年我國物聯網的產業規模超過2600億元,行業內預測2020年我國物聯網產業的整體規模將超過5萬億元。但我國尚未取得標準的制定國際的話語權,因此國內需求尚不具超前性,因此我國物聯網的相關企業更應提高物聯網產品質量、性能、服務、營銷策略方面的水準,提升企業的利潤空間,真正獲取定價權。

          3、物聯網相關及支持產業

          物聯網產業要想獲得持久的競爭優勢,就必須在國內具有國際上有競爭力的供應商和相關產業,這樣才能發揮群體優勢。物聯網產業鏈與當前的通信網絡產業鏈是類似的,但是最大的不同在于上游新增了RFID和傳感器,下游新增了物聯網運營商。目前我國下游的通信運營商(移動聯通電信)和中游的系統設備商(中興、華為)都已是世界級水平,其他環節相對欠缺,但有很大的突破空間。再加上物聯網的遠景是“萬物聯網”狀態,多涉及地圖位置信息,國家對信息安全的重視程度勢必比互聯網和電信網更為突出,所以國內廠商的機會將會更大。

          4、物聯網企業的戰略結構及相互競爭

          物聯網眾多企業的國際競爭力如何必將決定著產業國際競爭力。物聯網產業的本質決定了物聯網的企業競爭不是單個企業之間的競爭,而是供應鏈與供應鏈之間的競爭。在中國,供應鏈競爭的特殊性在于每條供應鏈中都存在一個壟斷性的平臺企業,平臺企業為物聯網業務開展提供平臺,因此對其所在的物聯網供應鏈技術標準的制訂具有主導權,其他外圍企業都是圍繞這個企業形成一個生態圈。這一競爭格局好處在于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形成行業標準,帶動大批物聯網應用和外圍企業的發展,壞處就是企業不能完全靠加強研發創新能力來贏得競爭的勝利。

          5、機遇和政府影響

          中投顧問發布的《“十三五”數據中國建設下物聯網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指出,后金融危機時代國家發展新興戰略產業的需要、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理念的盛行、國家要求加快經濟增長方式轉型的戰略性需求,這些都給物聯網發展帶來了機遇。投資基金也抓住物聯網概念化的機遇進入物聯網產業,為其注入了金融支持,如福建物聯網產業投創基金已獲國家發改委批準,首期規模為2.5億元。

          同時政府方面我國政府高度重視這物聯網這一領域的發展,已經將其列入國家重點支持的新興產業之一。在國家的“十二五”規劃明確提出,物聯網將會在智能電網、智能交通、智能物流、金融與服務業、國防軍事十大領域重點部署,其中智能電網總投資預計達2萬億元,居十大領域之首。同時,具體的法律法規也不斷出臺,2011年4月,財政部出臺《物聯網發展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央財政資金的切實投入,使政府對物聯網的支持真正由虛變實。



        關鍵詞: 物聯網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渝北区| 安顺市| 织金县| 高尔夫| 灵璧县| 虞城县| 灵川县| 霍山县| 泸西县| 岳阳市| 漳州市| 鄂伦春自治旗| 东兰县| 德庆县| 吉林市| 克拉玛依市| 静海县| 汶川县| 本溪市| 嵩明县| 神池县| 和平县| 千阳县| 白山市| 开封市| 福海县| 鸡西市| 株洲县| 张家川| 巴彦淖尔市| 清涧县| 华池县| 洛隆县| 甘谷县| 游戏| 措美县| 平江县| 杨浦区| 和林格尔县| 唐海县| 革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