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5G啟動多元想像 虛擬化將是關鍵
5G標準制定 從角力戰到多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5/291047.htm5G標準的制定,某程度已經可以被升級成國家之間的政治角力戰,各國陣營的主要廠商表現,自然也牽動了未來5G標準的制定。常疆表示,歐盟在5G標準的制定將扮演關鍵角色。而5G未來的發展相信會朝向多贏的局面,各家大廠所提供的技術都有機會出現在5G標準中,像是5G標準制定將分成兩階段進行,而非一次性地全部完成,雖然是著眼于各國對于5G服務建置的態度有所不同,但分階段制定規格的構想,就是由NOKIA所提出。
但潘建安認為,正因為3GPP正在進行5G標準制定,在這個市場的主要技術供應商為了能讓自己所發展的技術能進入3GPP的標準規格內,誰先搶進去,誰就握有主導權,因此目前各大業者對于自有IP的研發投入上,完全不手軟,深怕在5G標準制定競賽中落后競爭對手。
就NI的角度來看,NI目前也與許多學術單位或是電信設備業者進行合作,NI并不會自行開發IP(智慧財產權),反倒是會協助這些業者加速將IP開發出來,所以5G商用預計在2020年完成,也有可能會提早達到。

圖3 : 5G牽涉的,不光是技術發展,在標準制訂上也牽涉到諸多國家間的政治角力,如何能多方兼顧,是一門學問。
3GPP與IEEE是否有合作機會?
至于NOKIA談到,5G所涵蓋的應用范圍將包含工業4.0、物聯網與M2M等。對此,潘建安則是指出,雖然就看法上與NI是相同的,但也別忘了,連網技術陣營,從標準制定的角度來看,可以分為IEEE與3GPP,3GPP雖然在5G標準制定取得制空權,不過,像是Wi-Fi或是ZigBee等,這些都是終端裝置相對固定的無線技術,則是由IEEE主導,在工業4.0應用,IEEE與3GPP會采取什么策略?目前仍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雙方合作的可能相當的低。所以未來會如何發展,也很難預測。
進入5G 虛擬化勢在必行
眾所皆知,無線通訊產業的基礎建設投資需耗費龐大的建置成本,這對于電信服務與設備業者來說,都形成了相當大的營運壓力。所以過去在IT領域十分流行的“虛擬化”概念,在這幾年也開始出現在電信產業,進而讓IT與電信產業之間的界線逐漸趨于模糊。前面常疆所提到的網路虛擬化可以帶動可編程世界的發展,兩者概念恰好可以彼此呼應。
Brocade臺灣區總經理蔡穎碩談到,隨著行動運算的興起,也衍生出新的產業模式,像是MVNO(行動虛網網路營運商)的數量,自2010至2015年就有70%的成長力道。這類廠商為了要打造出新的商業模式,以更貼近消費者的需求,就必須租用網路設備來加以因應,所以異業結合的情況將相當地頻繁。但最重 要的前提在于,網路通訊本身是否具備足夠的彈性,來因應多元的商業服務模式?
過去的網路通訊基礎建設礙于傳統大廠壟斷的緣故,客戶往往會被單一供應商所綁架,若要進行系統升級或是要提供新的商業模式時,可能會面臨到既有的基礎建設架構過于僵化,造成許多營運工作無法有效推展。因此,近年來像是SDN(軟體定義網路)或是NFV(網路功能虛擬化),成了5G與物聯網發展的重要議題,甚至我們可以說,這是相當重要的核心精神。

圖4 : 在過去,因為要升級與維護網通基礎建設著實不易,采用虛擬化的作法,有助于升級與維護的相關成本能獲得有效的控制。
蔡穎碩進一步談到,考量到成本問題,虛擬化成了產業界所共同努力的方向,所以多少解決了過去軟硬體都被某些傳統大廠所局限的問題,只要擁有x86架構的系統,就能進行軟體移植或是系統轉移。除此之外,5G的發展目標,也涵蓋了物聯網與M2M,換言之,像是工業4.0的應用,也會與5G有相當密切的關系。但對于有些應用來說,若是小量資料且無需立即性的傳輸,在概念上,是容許可以有一定的延遲時間存在的,那么NFV在此時便能扮演重要角色。
另外,近期ARM對于網通虛擬化與軟體定義等領域,有相當高的積極度,對此,蔡穎碩認為,ARM陣營的確有機會在SDN與NFV領域占有一席之地,重點在于軟體生態是否愿意幫忙?原則上,只要能讓ARM的處理器運行LINUX作業系統,那么就沒有太大的問題,那么接下來,就是這些軟體運行在ARM架構處理器上,是否能達到最佳化?從目前來看,ARM陣營在運算功能不強的網通系統會有機會發展,只要能有對應的軟體搭配,大體上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
各國心態 決定普及速度
談到5G未來的發展,常疆認為,5G采取漸進式地逐一公布標準細節,這與各國政府對于5G的態度,有不小的關系,如同前面所談到的,進入毫米波時代,頻譜資源的釋放與否,成了各國政府勢必要去思考的課題。所以5G若要普及,就與4G相同,政府單位的確扮演了重要角色。但也因為各國政府的態度有所不同,各國在導入5G的速度有所差異,3GPP身為5G標準制訂的專責組織,自然也會因應其需求,在因應2020年后的5G技術與市場發展的前提下,公布較新的規范細節以協助腳步較快的地區能先行導入較新的技術并以商用化。但常疆也提醒,正因為5G采取漸進式發展,在5G發展初期,4G還是會擁有一定的重要性,隨著5G的逐漸普及,4G才會慢慢退位。
結論
盡管距離5G真正普及還有一段時間,但從電信設備、網通服務與量測等業者們的論述,不難想見,5G所涵蓋的應用與技術面向相當寬廣,不光是在傳輸速度上的提升,在軟體亦或是在虛擬化上,5G的發展也無法有所忽略,可以確定的是,5G的下一步發展,將顯得更為豐富而多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