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五步教你遠離物聯網安全的威脅

        五步教你遠離物聯網安全的威脅

        作者: 時間:2016-05-06 來源:頭條號 收藏
        編者按:毫無疑問,科技的發展會催生新的產品,而這些產品也會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輕松、安全,也更加舒適,但是我們也要警惕這些設備所面臨的風險。

          科技的發展會催生新的產品,而這些產品也會使得我們的生活更加輕松,也更加舒適。但是我們也要警惕這些設備所面臨的安全風險。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5/290772.htm

          安全問題是科技愛好者們在開始打造一款全新產品時常常會忽略的一個問題。

          由于電腦已經成為了人們家庭中必不可少的設備之一,因此電腦的安全問題也就成為了一個越來越突出的問題,甚至連老年人都會對殺毒軟件樂此不疲。但是我們也可以想象一下,或許在不久的將來,這些攻擊不會只是單一的,也可能來自于不同的方面。隨著我們家中的設備越來越多,這些設備遭到黑客攻擊的概率也會越來越大。很多人都認為,智能家居的主人們應該對智能設備(例如智能冰箱、智能電視、智能電燈、智能恒溫器等)的安全足夠重視,我們應該像保護電腦一樣保護我們的設備。

          從理論上來講,對于想要獲取你數據的人來說,更多的設備意味著跟多的攻擊途徑。而黑客為什么這么做、如何實現這一點則相對比較復雜,例如為什么他們千方百計想要你使用冰箱的數據等。這樣做除了會對使用者造成一定的侵害以外,還有更可怕的一點,那就是他們想要通過互聯網相互連接的特點來讓他們能更加接近連接這些設備的電腦或者電話,從而獲得更多更加敏感的、有價值的信息。通過互聯網連接的汽車、玩具甚至醫療設備等其實都非常容易受到攻擊,而我們每天都會看到更多的易受攻擊的產品出現。

          在不遠的未來,我們會生活在這樣的房屋中——智能設備會捕捉我們所有的信息(例如我們何時睡覺、我們如何度過這一天、我們每天離開家有多久等),并且將這些信息傳輸到我們的中樞設備中(例如智能手機或者電腦)。而潛在的危險則包括黑客可能會將這些信息私自出售給其他人,從而使得其他人不僅可以獲得你的信息,甚至可以控制你家中的設備。如果黑客的目的不僅僅是想要你的財富,他們或許可以通過網絡來遠程控制你家中的一切,例如攝像頭、在午夜來開關你家中的電燈等。另一種攻擊方式就是在你的家庭設備中偽造故障,從而可以撥打服務電話或者下載補丁來對這些虛假故障進行修復,而這些補丁或許本身就是病毒,可以獲得你的個人信息,甚至可以連接到家中的其他設備上。

          勒索軟件是另一種潛在的威脅。這些病毒軟件會感染電腦,使得電腦中的一些關鍵數據無法使用,除非繳納一定的贖金后才會恢復正常。去年賽門鐵克公司(Symantec)的研究人員發現這種病毒可以從一臺設備傳播到另一臺設備,例如這種病毒首先會感染你的蘋果手機,然后是蘋果手表,在未來或許還會感染你的汽車、智能冰箱甚至整個房屋。



          那么對于擁有智能設備的普通人來說,如何才能降低這些威脅所帶來的損失呢?通過以下五個方面,我們可以將這種損失降低到最小:

          · 使用者需要經常更換密碼;

          · 仔細閱讀條款和條件。雖然這個過程比較痛苦,但是這些條款有助于我們了解我們的數據是如何被收集的,以及有可能存在的風險;

          · 在連接設備之前請考慮清楚你是否需要這么做。雖然這聽起來與智能家居的初衷不符,但是你要知道,你連接的設備越多,被黑客攻擊的可能性越大;

          · 注意連接設備的軟件更新。這是保證軟件漏洞被修復的唯一辦法。如果你的設備在幾個月之內都沒有更新過,那么你要當心了,因為你無法確定新型病毒是否已經存在于以前軟件的預防菜單中,而且也沒有人保證這臺設備仍然是安全的;

          · 確保你了解你的設備。必要時請咨詢你的設備制造商如何才能保護好你的設備,以及軟件更新頻率。如果這些你都不知道,那么你可要當心了。

          當然,設備制造商和設備供應商都應該努力提高產品的安全性,而作為用戶,你應該盡可能地采取預防措施來保證設備的安全。現在,很多具有新技術的設備為了能夠盡早搶占市場,其實在還沒有完全成熟的情況下就匆匆進入市場,例如我們可能有機會接觸到一些新型電腦操作體統,但是與此同時這些系統其實還并不完善,還有很多 Bug,按照正常過程,這種操作系統應該在 Bug 解決之后再推向市場,因為這些沒有解決的問題很可能被黑客利用,從而對家庭中的智能設備進行攻擊。設備制造商在選擇合作伙伴的時候也需要擦亮眼睛。設備供應商通常都需要第三方來幫助收集數據。基于當前的云服務系統,整個產業鏈的企業都可能獲得你的智能設備的數據,因此這些公司在選擇合作伙伴的時候一定要慎之又慎。

          除此之外,一些企業可能還會有這樣的思維定式,那就是“先收集數據,再進行分析”。盡管在處理一些非常敏感的個人信息的時候,這已經成為了行業標準,但是這種做法有很大的風險。任何個人信息的泄露不僅是消費者的信息安全問題,同時也是提供該服務的整個商業鏈的安全問題。因為這些企業如果沒有很好地保證用戶數據的安全,那么人們的不信任或許會使得這些公司最終銷聲匿跡。



          當然,我們也不要過于擔心設備以及智能家居所面臨的威脅。當消費者在面對這些設備的時候,最好先問自己“我真的需要這臺設備嗎?”,“我知道這臺設備是如何工作的嗎?”預防風險,從一開始做起。



        關鍵詞: 物聯網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林市| 聂拉木县| 阿坝县| 乳源| 赫章县| 庐江县| 瓮安县| 山东省| 区。| 泗阳县| 启东市| 卢氏县| 灵宝市| 舞阳县| 民权县| 漳平市| 徐闻县| 资溪县| 建德市| 五峰| 金堂县| 上高县| 宁武县| 中江县| 定南县| 边坝县| 邵阳县| 邮箱| 惠州市| 新营市| 竹山县| 高尔夫| 太湖县| 府谷县| 安溪县| 巨野县| 彭山县| 博湖县| 新沂市| 靖宇县| 扎赉特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