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 閉

        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工控自動化 > 業界動態 > 郭臺銘強調:鴻海是對夏普注資 并非收購

        郭臺銘強調:鴻海是對夏普注資 并非收購

        作者: 時間:2016-05-05 來源:經營網 收藏

          在日前的簽約儀式和聯合記者會上,郭臺銘強調,“此次不是收購項目,而是投資項目。今后仍會作為獨立的品牌存在。”這種表態與正在掀起海外并購熱潮的其他中國企業截然不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5/290706.htm

          跨國并購熱潮正在興起,家電版圖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分析人士認為,家電企業通過頻繁海外并購強化品牌和產品供應鏈,家電企業馬太效應初顯,未來家電市場品牌集中度仍將不斷提升。世界家電市場將進入下半場“寡頭競爭時代”。

          表達不滿:是注資不是收購

          此次的聯合記者會吸引了來自中國臺灣、日本等海外地區的眾多媒體、分析師及銀行人士。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是郭臺銘對社會上熱傳的“收購”說的不滿。

          “這種說法很好理解,富士康更多的是代工的代名詞,而依然掌握著最先進的顯示器技術,品牌和技術效應仍在。”產業經濟觀察家梁振鵬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

          在此次記者會上,也明確了今后發展的方向,那就是致力于兩大領域,幫助夏普進行技術和產品開發。其中一個是新一代IOT(InternetofThings,物聯網)產品。另一個領域是包括新一代IGZO、OLED、攝像頭及傳感技術在內的顯示器技術,今后將進行重點投資。

          郭臺銘毫不掩飾對夏普重建計劃的熱情。“我心里有一個夏普重建藍圖。我們將集中力量幫助夏普以較高的速度、成本效率和最高的品質來實現技術的產品化。將全力支持夏普重新變成全球最尖端的消費者品牌。”

          值得關注的是,郭臺銘熱衷于夏普顯示器技術的態度,郭臺銘強調,“現在,顯示器正處在技術上非常關鍵的時期。只有走在前面,才能在新一代技術競爭中取勝。我們也打算在日本著手開發新的顯示器技術。將以夏普為核心,在日本加快技術開發。”

          對于一般海外并購后關注焦點:員工及高管去留問題,郭臺銘也明確進行了回應,“本公司員工原則上將維持雇傭,會根據個人表現,讓3%~5%的員工下崗,會盡量讓每個人都留下來。”

          《中國經營報》記者就相關問題給鴻海集團發去采訪函,但截至發稿前并未收到回復。

          海外并購高潮意圖各異

          無獨有偶,就在發布會的前三天,美的宣布收購東芝家電業務的主體“東芝生活電器株式會社”80.1%的股權,青島海爾54億美元收購GE家電議案獲股東大會高票通過。中國家電企業正在掀起海外并購熱潮。

          并購成為家電企業最為現實迅捷的打開國外市場方式,“文化差異、品牌認知差異讓中國家電品牌走進歐美市場壁壘重重。”梁振鵬認為,歐美對中國家電的“品牌歧視”將較長時期內存在,收購國外品牌確實是打開歐美市場的捷徑。

          在創維集團副總經理劉棠枝看來,創維并購背后最大動機是當地的供應鏈。劉棠枝告訴記者,包括供應商、銷售渠道、市場這些供應鏈的建設非一朝一夕之功,通過并購最重要的獲取這些資源。“創維所有的并購都是務實的,有清晰的定位規劃和經過縝密的市場調研分析。”劉棠枝說。

          此外,海信去年7月大手筆購得夏普墨西哥工廠,TCL也于今年初收購了美國手機Palm品牌和商標的持有權。

          TCL集團董事長李東生2015年初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就曾表示,TCL現在在170個國家進行銷售,不是靠在某一兩個國家有運氣,而是正規的、全面全球化的公司。TCL希望通過并購達成三個戰略目標,其一是通過收購品牌、渠道和客戶,進入歐美市場;其二,通過并購獲得相應專利和技術;其三,形成全球的產業布局,規避歐美反傾銷稅和貿易壁壘。

          事實上,去年TCL集團1045.79億元的營收中,已有47%來自海外市場,主要得益于墨西哥、波蘭工廠的支撐,北美、歐洲和拉美市場表現突出。海外并購成效初顯。

          記者注意到,早在1998年海爾就已經提出“三步走”的國際化戰略,TCL也曾于本世紀初進行了兩次跨國并購,分別是收購法國湯姆遜彩電業務和阿爾卡特手機業務。“但當時中國家電企業走出去沒有系統章法,也沒有成規模。”梁振鵬說,中國家電的集體海外并購是近兩年的事。

          “成為全球行業領導品牌,國際化和并購是繞不過去的路。”家電行業資深觀察人士劉步塵表示。

          中國家電企業掀起海外并購高潮的背景正是,昔日家電霸主日系家電的日薄西山,目前,日本家電品牌市場份額正在逐年收縮,被后來居上的韓國、中國家電企業蠶食。

          寡頭競爭時代來臨

          從國外資本頻繁收購國內家電品牌,到如今中國家電企業掀起海外并購潮,這種轉換背后邏輯也十分清晰。“歐美日系家電都在戰略退出家電業務,轉向利潤更高的家電上游等其他業務;韓國三星、LG本身海外的品牌效應很強,無需像中國家電企業一樣借船出海;而相較于10年前,中國家電企業體量實力早已今非昔比。”梁振鵬表示。

          而通過迅速的海外并購,散落各地零散的家電業務和區域性品牌將被全球掃貨的中國家電企業瓜分。后來者進軍家電市場的門檻也將越來越高,未來家電市場將進入寡頭競爭時代。

          這種局面其實已在國內上演,中國家電市場經過多年的白熱化競爭,初步形成了寡頭競爭格局。空調領域,前三家格力、美的、海爾市占率合計近67%;冰箱領域,前三家海爾、海信科龍、美的市占率合計近42%;洗衣機領域,海爾、美的占市場份額比重高達46.57%;彩電領域,2015年海信、創維等實現逆勢增長,市場分化愈發明顯。

          而這些年積累的體量、技術等各方面優勢,將繼續幫助這些巨頭們在海外市場攻城略地,強者恒強。從以往的東南亞市場、新興國家市場,推進至歐盟這一高端市場,TCL、創維、海信、海爾等都在發力擴張歐洲市場。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與中國企業頻繁海外并購對應的是,歐美家電巨頭也在發力中國市場。去年11月,美國家電巨頭惠而浦中國總部和全球研發中心在合肥奠基開工。意大利家電巨頭Candy收購中國洗衣機企業金翔電器則提出了3年內躋身中國滾筒洗衣機行業第一陣營的目標。

          Candy中國區CEO兼金羚電器總裁王麒賀告訴本報記者,公司2016年戰略方向確定為“加速中國”,我們希望Candy-金羚成為消費者最喜愛的品牌之一。

          “差異化競爭、突出品牌設計感,成為歐美家電品牌堅持乃至重新崛起的法寶。”梁振鵬表示,可以預見未來幾年是家電市場競爭的關鍵幾年,家電市場格局將發生深刻變化。并購無國界化、合作形式也趨于多樣化。

          對于這一輪并購及行業重組的影響,李東生認為:“未來幾年可能會有一批企業被淘汰,產業集中度會提高。無論國內還是全球,收購、合作、重組的案例越來越多。TCL有這樣的機會,也不會放棄,會持續關注。”

          “說寡頭時代可能還為時尚早,但品牌集中度將不斷提升是肯定的。”劉棠枝告訴記者。



        關鍵詞: 鴻海 夏普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治多县| 防城港市| 宁夏| 勃利县| 高密市| 察哈| 河南省| 丘北县| 汾西县| 始兴县| 灵山县| 杂多县| 奇台县| 独山县| 永仁县| 西和县| 威信县| 科尔| 通渭县| 丹寨县| 桂东县| 沂源县| 建昌县| 温泉县| 应城市| 突泉县| 永善县| 黄山市| 宜州市| 滦平县| 庆元县| 泸定县| 丹东市| 明溪县| 万宁市| 青川县| 南华县| 柞水县| 昌都县| 姚安县| 永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