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支出減速蘋果仍深愛中國 原因有三
蘋果公司的季度財報表現不佳,導致其股價大幅下跌,但這家科技巨頭擁有一項未來增長計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5/290667.htm據《洛杉磯時報》報道,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Tim Cook)在本周早些時候表示,盡管中國消費者支出有所減速,但該公司仍對中國市場作為一個至關重要的增長市場的潛力感到激動。
蘋果公司此前公布財報稱,2016財年第二季度iPhone出貨量遭遇了自這種智能手機問世以來的首次同比下降,其中在中國內地市場上的出貨量同比下滑11%。

蘋果季度營收,按地區劃分
對蘋果來說,囊括中國內地、中國香港和中國臺灣的大中華區是其第二重要的市場,僅次于美國市場。在2016財年第二季度,蘋果來自于大中華區的營收為125億美元,在其季度總營收中所占比例為25%。
中國市場對蘋果而言仍舊代表著十分龐大的增長潛力,原因主要有三。首先,這家科技巨頭已經在中國市場上占據了很好的位置,2015財年該公司有580億美元的營收都來自于大中華區。據庫克稱,這種營收規模高于其他任何在中國從事業務活動的公司。
其次,消費者正在從Android平臺轉向蘋果iOS平臺。在2015年9月份到2016年3月份的六個月時間里,從Android智能手機改用iPhone的中國用戶人數大幅增長了40%。
最后,中國的中產階層人群正在迅速擴大。在2011年,歸屬于這個階層的中國人共有5000萬人,但到2021年時預計將會激增至5億人。對于智能手機生產商來說,中產階層是至關重要的一個階層,尤其對蘋果來說就更是如此,因為這家公司就是將自己作為一個高端品牌來在中國市場上進行宣傳的。
但是,蘋果在中國仍舊面臨著幾個必須克服的障礙。其中,最主要的一個障礙是中國政府已在最近責令關閉內地iBooks Store和iTunes Movies服務。目前,蘋果正在配合中國政府的工作,希望減輕后者的任何憂慮。
不過,蘋果已經在該公司與中國政府之間培育出了一種健康的關系,后者對其他美國科技公司一直都并不是十分友好。
對蘋果而言,該公司當然需要抓住中國中產階層人群迅速擴大的機會,原因是預計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在未來幾年時間里將會減速。盡管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在去年的假期購物季節中創下了歷史新高,但2015年很可能是其得以實現兩位數增長的最后一年。
在美國、歐洲和中國等主要市場上,智能手機采用率已經觸及新高。這些國家中的首次智能手機購買者人群正在迅速“縮水”,現在的銷售量主要來自于那些升級換代的買家。
在未來幾年時間里,這些國家將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上占據很大一部分出貨量增長的份額。
Business Insider收費研究服務BI Intelligence的高級研究分析師威爾·麥基特瑞克(Will McKitterick)編制了一份詳細的、按國別進行分析的智能手機報告,他在報告中預測稱,從現在起到2021年,整個市場將呈現出一種減速的、穩定的長期增長趨勢。
以下是這份報告的要點:
1.由于新興市場消費者仍在廣泛開始采用智能手機的緣故,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仍在穩定增長。我們預測,到2021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將會達到21億部左右。
2.過去幾年時間里,智能手機出貨量增長的主要動力一直都來自于價格的下降,這種趨勢使得新興市場消費者更可負擔得起購買智能手機的費用。在印度,2010年到2015年之間智能手機的平均售價下降了近一半。
3.我們預測,由于印度市場上的智能手機滲透率仍處于相對較低水平的緣故,未來五年時間里其出貨量將迅速增長。但是,印度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隨后才能超越中國成為智能手機的全球領先市場。預計2016年印度在全球智能手機市場上所占份額將為10%左右,遠低于中國的30%。
4.盡管各個地區市場上的智能手機采用率仍在繼續上升,但全球智能手機平臺的“戰爭”已經結束。根據估測數據,2015年Android和iOS平臺在全球智能手機平臺市場上所占份額之和為97.3%,高于此前一年的96.3%。
5.由于發布了iPhone 6s和iPhone 6s Plus的緣故,蘋果的智能手機銷售量在去年實現了強勁增長。但是,來自于三星和華為等中國廠商的競爭壓力則使得蘋果市場份額的同比增長略微有所下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