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盒密碼技術改變物聯網的5種方式
物聯網從大的架構可分為感知層、網絡層和應用層,是一個包含大量傳感器設備,并通過Wi-Fi、藍牙、ZigBee、4G LTE等構成的復雜綜合網絡進行互接,最后從云端和App端進行應用控制以正確提供服務。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4/290482.htm物聯網的組成中,網絡層包含大量的網絡設備,涉及各種通訊協議,計算基礎設施則涉及云計算、存儲、應用調度等,這些方面的安全風險與安全保護措施,在經歷了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的發展后都有了一定的安全研究,已有對應的安全體系架構與眾多的安全產品。
但是在物聯網感知層面,嵌入式系統開發一直是個較低調并獨立的領域,較少有與互聯網的融合,不觸及、不了解網絡空間的險惡與風險,開發也較少有安全措施;另一方面,由于嵌入式系統的軟硬件資源小的各種限制,原有互聯網的安全手段也較難直接移植到感知層。

與感知層安全防護不足對應的,卻是感知層作為原有網絡的延伸成為新的攻擊與風險點,遭受攻擊的危害在上升。如何在海量眾多的感知設備上實施安全有效的防護措施,白盒密碼技術崛起并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白盒密碼技術顛覆了傳統密碼學對攻擊者能力的諸多限制, 更加符合實際生活中的安全威脅。
白盒密碼技術如何打造更安全的物聯網,促進物聯網的快速發展?我們一起看看白盒密碼技術改變物聯網的5種方式:
1、 極大提升安全
物聯網感知設備的系統安全、數據訪問和信息通信通常都需要加密保護。但感知設備通常是處于一個會發生白盒攻擊的環境中,傳統的密碼算法在白盒攻擊環境中不能安全使用,甚至顯得極度脆弱,密鑰成為任何使用密碼技術實施保護系統的單一故障點。在當前的攻擊手段中,很容易通過對二進制文件的反匯編、靜態分析,對運行環境的控制結合使用控制CPU斷點、觀測寄存器、內存分析等來獲取密碼。在已有的案例中我們看到,在未受保護的軟件中,密鑰提取攻擊通??梢栽趲讉€小時內成功提取以文字數據陣列方式存放的密鑰代碼。
白盒密碼算法是一種新的密碼算法, 它與傳統密碼算法的不同點是能夠抵抗白盒攻擊環境下的攻擊。白盒密碼使得密鑰信息可充分隱藏、防止窺探,因此確保了在感知設備中安全地應用原有密碼系統,極大提升了安全性。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