押寶iPhone 7 能否挽救蘋果頹勢?
日前,iPhone銷量陷入持續下滑的境況之中,其第一季度銷量較上季度狂跌43.8%。很顯然,3月底上市的iPhone SE也無法逆轉這一趨勢。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4/290243.htm蘋果開始調整戰略,即大幅減產,打響庫存清理戰,甚至定下了減產長期化的目標,即在1-3月期實施了同比3成左右的減產,但是由于銷量未能如期增長,蘋果向零部件供應商表達了延長減產期限的方針,即未來4~6月持續減產。
iPhone減產,蘋果正面臨諸多麻煩
來自日本部件供應商的消息稱,蘋果減少iPhone產量將延續至二季度,一季度蘋果iPhone組件訂單已減少30%,預計二季度這種狀況仍會延續。iPhone減產長期化,即意味著多重危機下的蘋果正在遭遇股價下跌、供應鏈受傷、毛利率下降、營收模式轉型、資本市場預期等多個領域的大麻煩。
iPhone減產走向長期化,意味著蘋果對自身的預期不斷降低,止損并打響庫存清理戰,甚至我們看到蘋果推出iPhoneSE的一大隱性的目的其實也在于消化供應商與經銷商積壓的iPhone6s的零部件。因為之前拆解機構已經發現,一部分開售的iPhone SE手機內,使用的是去年供應商給iPhone 6s生產的零部件,其中包括臺積電制造的A9應用處理器。
可以看到的是,蘋果此前錯誤預估了市場預期,導致Phone 6s和6s Plus庫存一直在增加并且嚴重積壓,削減產量的目的是使經銷商能清理當前的庫存為iPhone7的備貨鋪路,iPhone6s的庫存積壓有多嚴重從中可見一斑。
iPhone減產長期化首先波及的,就是供應鏈廠商的營收預期。
iPhone供應液晶面板的日本顯示器廠商夏普,供應攝像頭、圖像傳感器的索尼以及供應半導體存儲器的東芝等相關聯的供應鏈廠商的生產開工率將持續走低,盈利將受到影響,未來4~6月期收益預期將會走低。另外,臺灣的鴻海、和碩都是蘋果 iPhone 系列手機的主要組裝廠,另外,包括鏡頭模組的大立光、處理器代工的臺積電、機殼制造商鴻準等廠商也都可能在 iPhone減產長期化中導致利潤受損。
蘋果股價也因此陷入波動性的不穩定狀態,并波及到了全球蘋果產業鏈的股價。
數據顯示,日前蘋果股票下滑逾1.3%至105.73美元,較去年4月28日觸及的52周高位134.54美元暴跌21%。一般來說,如某一資產較近期高位下滑20%,即被認為進入熊市。因此蘋果此次股價暴跌被視作跌入“熊市”。這反映了市場對iPhone 6s系列手機銷售放緩的擔憂與資本市場開始理性審視蘋果的盈利與創新能力。
與此同時,蘋果的股價下跌與減產波及蘋果的供應商,從歐洲到亞洲廠商,蘋果產業鏈全球市場其股價也受到了牽連。數據顯示,夏普股價下滑了3.3%,Japan Display下滑了3.5%,而和碩聯合下滑了5.7%。
目前來看,蘋果顯然得想辦法在iPhone7推出之前的時間空檔期拉升股價,但是麻煩的是,這個時間空檔期有點過長了,因為iPhone7可能并不會如期發布,前段時間,日本熊本強震震傷蘋果半導體與光學供應鏈,傳出關鍵零組件供貨不順,不僅導致Macbook Air新機出貨時間恐延后,重要的是,蘋果iPhone 7新機出貨時間將大大延遲,使得蘋概股短期內再度蒙上陰影。
iPhone減產走向長期化,意味著蘋果對iPhone7的市場預期非常大,有iPhone7殿后,很顯然蘋果目前并不擔憂因減產而導致蘋果短期內的股價下跌與利潤下滑,但iPhone7雖然有OLED、沒有home鍵,以及無線充電等亮點,但從目前曝光的產品外觀看,其改善幅度與市場號召力還存有疑問。
根據英國巴克萊銀行分析師團隊的報告稱:”我們的研究表明iPhone 7原型機在外觀上的改變并沒有達到讓消費者非買不可的程度。在這種情況下,iPhone 7與大幅更新的iPhone 6相比,可能只是比較常規的新產品。“
如果iPhone7僅僅是一款常規升級的產品,能否支持2017年iPhone銷量大幅增長,還要打上一個問號。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