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劫:大疆昊翔專利大戰將掐住國內無人機廠商的七寸!
大疆昊翔專利戰引人注目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大疆和英特爾投資的昊翔都是無人機行業盛名在外的公司,更重要的是,大疆提出的專利訴求,可能使得所有的無人機公司都直接間接涉足了大疆的專利保護范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4/289594.htm本文著重解讀大疆提出的“目標追蹤的系統和方法”專利訴求,雖然昊翔無人機的技術路線與大疆并不一致,但這有可能還在大疆的專利保護范圍呢。那么,是不是只要追蹤在拍攝鏡頭內的對象,就侵犯大疆專利呢?航拍無人機還能不能使用這個功能了?

4月2日凌晨,大疆在美國將另外一家國內無人機企業昊翔(Yuneec)告上法庭一事迅速傳開。關于這場訴訟,是大疆指控昊翔侵犯其在美國獲得授權的兩項專利,分別為目標追蹤的系統和方法與可更換云臺。
之后此事在國內繼續發酵,相關的討論不少,對大疆有支持的聲音也有質疑的看法。但無論是從技術角度還是法律角度,昊翔實實在在受到了影響:此前昊翔曾向媒體發放邀請函,將在這個月19日召開新品發布會,正式推出曾在CES上展示的無人機Typhoon H。而在大疆起訴昊翔之后,昊翔又宣布延遲新品發布會的時間,具體時間未定。
有技術分析認為,大疆與昊翔的視覺技術并不是采用同樣的技術,并不存在專利侵權問題。
在這些所謂的技術分析文中,大家其實討論的是深度攝像頭,而深度攝像頭在無人機上正是用來避障的。關于大疆與昊翔的深度攝像頭的不同這一點,雷鋒網此前已經在《無人機避障技術三國殺,看誰才是真正的黑科技》一文中做過詳細分析。簡單來說,大疆使用的是雙目攝像頭+超聲波技術進行避障,而昊翔使用的是單目攝像頭+結構光。兩者最大的區別在于,一個需要強光才能發揮作用,另一個則需要暗光,就像白天黑夜,是沒有什么交集的。這也是一些技術人士認為大疆與昊翔之間在避障技術上不存在專利糾紛的原因。
但,避障從來都不是這場訴訟中的重點,大疆與昊翔之間存在的專利糾紛在于,目標跟蹤。
目標跟蹤與避障使用的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技術
首先,避障使用的是深度攝像頭,也就是精靈4前身支架上多出來的兩個小攝像頭,而目標跟蹤使用的是主攝像頭——沒錯,就是那個拿來拍照的相機。我們真正應該關注的是他們目標跟蹤的方式,相機是用來捕捉畫面的,但是要想實現跟蹤的話,還需要一些技術輔助。
大疆精靈4使用的是視覺跟蹤。視覺跟蹤是計算機視覺領域中的一部分,是對連續的圖像序列進行運動目標檢測、提取特征、分類識別、跟蹤濾波、行為識別,以獲得目標準確的運動信息參數(如位置、速度等),并對其進行相應的處理分析,實現對目標的行為理解。
目前,視覺跟蹤技術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索尼等專業相機企業所使用的動態像素識別,一種是大疆精靈4采用的是大面積色塊識別技術。索尼的相機可以實時的追蹤動態的目標如飛翔的小鳥,而且一直是對焦清晰的狀態。精靈4一但被跟蹤目標的顏色發生了巨大變化,就無法繼續跟蹤。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