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價比之外還有啥:說說華為手機品控那些事
在全球范圍內,國內品牌無疑是這幾年的新秀。譬如這兩年品牌實力持續上升的華為,在2014年和2015年連續兩年上榜Interbrand“Top100”全球最具價值品牌榜、Interbrand“Top100”全球最具價值品牌,分別排名第94和第88位。
在2016年Brand Finance最近公布的“全球最具品牌價值百強”報告中,華為以超過197億美元的品牌價值排名第47位,成為唯一一家排名前50的中國科技公司。并被美國國際信譽研究院評為十大中國消費者最尊敬企業中的唯一一家中國公司。
在擴張中進步:
華為的創始人任正非曾說,“板凳要坐十年冷”。 這十年冷板凳,某種意義上就是企業的發展史和擴張史。同樣以華為為例,在進軍歐洲市場階段學到了很多關于質量標準的先進經驗。跨過“歐標”進入歐洲諸多發達市場,質量一關首當其中
在亞洲的成熟發達市場,日韓擁有大批先進的企業,像三星、索尼、松下等。這些發達國家對于產品質量的理解與中國本質不同,在這些國家中他們的思維就是“質量就是零缺陷”,即產品必須完美。通過全員改進把質量做到零缺陷,這種管理模式和氣質也需要學習。
諸如此類的還包括北美地區,因為北美市場人工成本很高,服務成本很高,華為在進入北美市場時得到的建議是要達到“免維護”,這就要求產品不止要少出問題,更重要是能不能不出問題,不出問題就是因為它維護成本太高。
而回歸國內市場,2016年3月29日華為獲得了由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組織實施的中國質量領域最高政府性榮譽——“中國質量獎”第一名。作為國內質量領域最高政府性榮譽,“中國質量獎”由國務院批準設立、國家質檢總局負責組織實施,每兩年評選一次。第二屆中國質量獎授予為建設質量強國做出突出貢獻,在全社會具有顯著示范帶動作用的組織和為提高我國行業和地方質量水平做出突出貢獻的個人。
在擴張中成長,華為提出“ 手機要做到像人民幣質量一樣,既:簡單、標準化,高質量,終身免維護。如果手機做到像人民幣一樣,在使用生命周期中不壞、不出故障,質量自然水漲船高”
品控是基礎:
說到質量,品控是這一項的核心指標。 比如說,為了解決一個在跌落環境下致損概率為三千分之一的手機攝像頭質量缺陷,華為調集了30多個可靠性專家做了一個月的試驗,用了20多種測試方案來測試。因為要摔手機才可以找到問題在哪里,最終投入數百萬元人民幣解決了這個問題。
還有一個手機按鍵可靠性測試的例子,為了搞清楚按鍵的失效模式需要反復做測試,每一次都是以100萬次為單位做按鍵測試。在華為的質量主管部門來看,“需要看這個按鍵在被按了100萬次之后反應是什么樣的,看看哪一個地方是薄弱環節,然后去改善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