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模擬技術 > 業界動態 > 邱慈云:中芯國際會義無反顧追趕對手

        邱慈云:中芯國際會義無反顧追趕對手

        作者: 時間:2016-03-30 來源:中國電子報 收藏

          “在14納米的研發中,所有的廠商都比大許多。英特爾、三星、臺積電等的體量至少都是的10倍。但是,向業界承諾,我們會義無反顧地、持續地在新技術上投入資源,努力研發,追趕上業界其他的競爭對手。”中芯國際首席執行官兼執行董事邱慈云如是說。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03/288991.htm

          “沒錢萬萬不行”

          隨著工藝制程的不斷進步,有能力參與競爭的企業數量越來越少。邱慈云表示,在130納米技術節點,至少還有20幾個企業能夠進入生產;但是到了65納米和55納米之后,擁有制造能力的廠商數量在快速減少。

          到了28納米,基本上只有寥寥七八家可以進入生產。14納米反而是以代工企業為主進入研發生產,能夠持續下去的也只有因特爾和三星。就連IBM和東芝,在邏輯芯片上,也逐漸放棄了對研發與生產的追求。

          那么,積聚了大量的寶貴知識和高端人才的老牌生產廠商,為什么會無以為繼?資金是其中的一個最重要原因。

          邱慈云表示,在每一個技術節點,都需要花費大量的資金。28納米的研發經費大致上是9億到12億美元,14納米的研發經費估計在13億到15億美元。

          而建廠的費用則更為高昂。對于28納米而言,一個基本的35000片的晶圓工廠,就需要花費35億美元。所以,這種巨大的投入對每一個企業來說,都是一個極大的挑戰。

          “有錢也未必就行”

          臺積電、格羅方德、聯電和中芯國際是目前全球排名前四的純代工企業。從2011年到2015年的銷售額成長可以看到,臺積電在大量資本投入以后,成長的確非常快速,從140億美元增長到266億美元。格羅方德、聯電和中芯國際銷售額增長都在10億美元左右,但就增長率而言,中芯國際要比另外兩家高得多。

          是不是追趕先進技術加上巨額投資就一定能帶來成效?邱慈云透露,從投入資本到增加銷售額的轉化率來計算,每投入一塊錢,臺積電可以產生的銷售額大約是3毛6分錢,中芯國際在3毛3分錢左右,格羅方德和聯電分別約是6.8分和9分錢。“近期,因為國家對半導體產業的重視,造成了許多地方政府對投資半導體有著非常大的熱情。”邱慈云表示,“但是這組數據告訴我們,半導體產業是非常困難的一個產業,做不好的話,大量的投入并不會隨之產生足夠的營收,而是帶來巨額的虧損。”



        關鍵詞: 中芯國際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富蕴县| 徐州市| 驻马店市| 大新县| 常山县| 池州市| 云南省| 曲水县| 梁河县| 华坪县| 伊川县| 临沭县| 棋牌| 那坡县| 许昌县| 抚宁县| 江达县| 涟源市| 梨树县| 都匀市| 齐河县| 大足县| 五常市| 昭觉县| 漠河县| 武义县| 荆州市| 华池县| 镇宁| 鞍山市| 镇平县| 海丰县| 宁南县| 龙州县| 梧州市| 新余市| 通辽市| 满洲里市| 车致| 同心县| 慈利县|